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拟制定社会信用管理、养老服务等条例
2019-01-12 06: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永) 1月1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代表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记者注意到,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拟制定南京市社会信用管理条例、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南京市教育督导条例、南京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条例,修订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

  2018年,是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召开11次常委会会议,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5件,集中修改6件;作出决议决定6项;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16项,计划、预算、审计等报告12项,开展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各1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0人次。

  强化政治担当,回应社会关切,在全国率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地方立法实践中,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市委领导下,增加立法项目,高质量制定《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条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国家公祭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对“精日”行为划出“法律红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很强的政治意义和示范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行车难、停车难、秩序乱等问题,三审通过《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慢行系统建设、停车位供给、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等进行制度设计。修订《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点就影响南京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防治作出创制性、衔接性的制度安排。

  2019年,市人大将加快重点领域立法修法步伐。制定南京市社会信用管理条例,健全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制定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南京市教育督导条例,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提升依法治教水平。修订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保障桥梁隧道安全运行,促进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制定南京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条例,规范和促进荣誉市民的授予工作。加强对生活垃圾管理、文明行为促进方面的立法调研。对制定修订南京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保护和管理条例、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开展前期调研。

标签:条例;南京市;管理;制定;社会;南京;服务;养老;信用;人大常委会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