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三周年。
伴随着纠结、热议、争论,“二娃”们呱呱坠地。从人口监测数据来看,2017、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大约为50%。以南京为例,2018年1—6月份,南京二孩出生数占新生儿总数42.71%。
中国人“三口之家”的标准家庭模式正在被打破,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四口之家”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多一个孩子,可不仅仅是“多了双筷子”。《人文周刊》记者走访二孩家庭,他们有幸福和满足,也有疲惫和焦虑,面对经济压力、事业发展、教育焦虑的种种现实,“一家四口”新结构的中国家庭,带着挡不住的巨大生命能量向前行。
二娃妈
个个都是女汉子
周末的早上,六点半,舟舟在床上稍微缓了一会儿神,就必须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尽管是周末,但她并没有一点闲适与轻松。洗漱、做早饭,给两个孩子穿衣服,喂饭,收拾残局,洗锅刷碗……一看时间,已经九点半了,又该开始为午饭忙碌了。
两年前,为了生育老二,舟舟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专职照顾起两个年幼的孩子。转眼间,老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深思熟虑之后,夫妻俩毅然决定让两个孩子回南京老家就读,“老公在北京的事业发展还算顺利,所以只能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回来。”
分居两地、独自照顾俩娃的生活是艰辛的。“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了,又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只能偶尔过来帮忙搭个手,带孩子就不指望了。”
回归家庭,舟舟面对的是鸡毛蒜皮的日常。早晨,她要带着老二去送老大上学,回来买菜、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稍作休整之后,很快到了下午,再带着老二接老大,之后便迎来了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段:哄老二吃饭、陪老大写作业,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俩娃终于安然入睡,已经是晚上十点了。虽然一身疲惫,舟舟却舍不得去睡觉,因为那是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光。
“碎片化的睡眠和时间,确实很累,但我无路可退。”老公在异地,舟舟平时连个抱怨诉苦的人都没有,看电影、美容、逛街之类等一切娱乐活动更成为了奢望,缺少社交让她的生活封闭又孤独。不过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欢笑的场景,舟舟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扬起笑容,她觉得两个孩子的笑脸就仿佛漆黑夜幕里闪烁的星星,照亮了她的人生,“生二胎的头几年肯定是最辛苦的,所以咬咬牙坚持吧。两个孩子相伴长大,即使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他们也还有彼此能够信赖依靠的人,想想这个就觉得值。”
为母则刚,只要当上了二胎妈妈,原本连矿泉水瓶盖都拧不开的柔弱女子,也会变成女汉子。
2016年,杜姗姗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杜姗姗是海归,从小是学霸的她对自我要求很高,她始终觉得: “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女性都不应该停下学习的脚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产假结束后,她就开启了“超人模式”,一边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一边拉扯着两个儿子。白天在单位开会做方案,中途每隔一两个小时到卫生间挤奶,辛苦了一天之后回到家,简单扒拉几口晚饭,便开始投入了另外一个“战场”。陪老二亲子互动一小会儿,再接手老大的学习,等到俩娃陆续睡去之后,她总会打开电脑加会班,可又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家人总劝她换个轻松点的工作方便照顾两个孩子,杜姗姗渐渐也有了跳槽的想法,但经过一番简历的投递,她发现“二胎妈妈”换工作并不容易。
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许多选择鏖战职场的二胎妈妈生育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有不少生了二胎的女性因为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做起了全职妈妈。在这场生育革命中,生育者——母亲无疑是最大的奉献者。
谁来帮你
照顾孩子
周末,在南京市建邺区月安菜场的一家家政中介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找保姆吗?要不要住家的?”“做不做家务?带几个孩子?”老板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在这里,鲁加以每个月5000元的价格,刚刚觅得了一位比较投缘的保姆。
谁来帮你带孩子?“要么有钱,有么有人”,这是鲁加告诫所有准备要二胎的妈妈的一句话。
在大学工作的鲁加,大儿子10岁,小女儿6岁,双方老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帮忙,好在家庭条件优渥,10年来,他们一直请住家保姆照料俩娃的日常起居。不过因为工资要求过高、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她家的阿姨换了一茬又一茬,从老大到老二,已先后近50个保姆在她家“上岗”。
“唉,真是一部血泪史啊。”回想起自己十年来找保姆的经历,鲁加一脸苦笑,“阿姨大多是农村出来的,卫生、饮食等生活习惯和我们不同,碰到性格温和的愿意听意见,性格固执的就直接撂挑子走人了。”在寻找保姆的漫漫之路上,鲁加发现阿姨们的工资水涨船高,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有的阿姨明确要求夜里不带娃睡觉,有的表示自己只带娃不烧饭,还有的阿姨要求每餐必须荤素搭配,甚至还在合同中写明了‘每天必须提供水果’。”
二孩家庭的增多,对家政市场刺激明显,需求量激增,月嫂、育儿嫂、保姆成了“香饽饽”。一位家政中介老板告诉记者,“二孩政策之后,保姆和育儿嫂就十分抢手,工资不断上涨,目前住家保姆的工资基本在5000-6000元。”
2018年,整个家政劳务市场需求都在激增。去年8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称,中国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7年全国家政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4400亿元,同比增长26%,从业人员达2800万人左右,2025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增至5000万人。
请一个保姆动辄五六千块,这让很多工薪阶层无力承受。所以,余欢决定把第二个孩子交给身体还算硬朗的母亲带。她细细地算了一笔账,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保姆月薪都赶上父母的退休金了,交给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三年下来可以省掉近20万。为了响应女儿的召唤,余欢的母亲不得不再次从老家来到陌生的城市,又带孩子又忙家务,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余欢虽然心疼但也很无奈,“我很感谢妈妈,为我们这个家无怨无悔地辛勤付出,虽然有时总是惹她生气,但我心里知道,没有她我不会生二宝,更不可能重回职场。”
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考虑到生活成本和经济压力,无论是全职带孩子还是请保姆,这两个选择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显得困难重重。于是,父母帮子女带孩子,成了二胎家庭内部消化分担抚养成本的优先选择。
首批“政策娃”
今年要入园
2018年暑假过后,家住奥体的二胎妈妈汪女士就开始为2岁的小儿子张罗幼儿园的事情,考虑到性价比,她一开始将目光投向公办园,可跑遍了家门口的四五家幼儿园,得到的答复是:“2019年的招生额度已经全部满了。”汪女士只能把目光投向周围的民办幼儿园,结果发现口碑好的民办园也全部没有名额了,这下她才慌了神,“老大上幼儿园是快十年前的事情,家门口的这家幼儿园报名就能上,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这家幼儿园竟然成了抢手货,捧着赞助费都进不去。”她抱怨说,“奥体这边的民办园基本都是3000多元一个月,孩子上完三年加上各种其他费用,花费要达到十几万,但即便这样也挤不进去。”
“我托了好多关系,赞助费交了三万。”“为什么现在上个幼儿园会这么难?”汪女士小区的微信群里,妈妈们每天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育儿、入园、上学的各种困扰,对于群里很多80后、90后父母来说,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入园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头等大事。
由于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最早因“全面二孩”政策而出生的儿童将于2019年达到学前教育的入学年龄,这些孩子可能在学前教育阶段遭遇“幼儿园荒”。
教育,无疑将是二娃家庭和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张云没有想到,家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是这样的生活。女儿今年四年级,儿子则在同一所小学读一年级,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全家人的幸福感直线提升。可自从儿子上学后,“我每天必须时刻盯着手机,两个娃的班级QQ群消息整天响个不停,数学老师、语文老师、英语老师的通知一个接着一个,一会交代买这买那,一会强调作业该怎么写。我生怕漏了哪条重要信息,简直要被搞疯。”到了晚上放学后,督促两个孩子做作业,批改作业、订正、签名、写评语……一套程序辅导下来,张云身心俱疲。
此外,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也让她有些招架不住。“娃就是碎钞机,何况家里还有两台。”她感慨说。每周末,张云就奔波在各大补习班之间,围棋班一年8000元,画画和书法每年分别要5000元,女儿学钢琴每年9000元……粗略算下,两个孩子每年教育支出经费超过10万。张云说,孩子的教育支出基本占了整个家庭支出的一半。
在自古重视教育的中国,二胎家庭的教育成本在无形中增加。而在大城市,高房价更是让想要二孩的家庭望而却步。
“房价就是最好的避孕药”,这是2018年网络上的流行语,也是唐悦生活的真实写照。自从国家正式放开二胎生育,看着亲戚朋友的二胎纷纷出世,曾表示坚决不要二胎的唐悦夫妇也动了生二胎的心思,最终夫妻俩商定:“先换房子,再生二胎”。目前,父母、夫妻俩再加上一个孩子,5个人居住在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里,如果再迎来一个新的小生命,一家6口就显得十分局促了。因此这半年来,唐悦一直奔波在看房的路上,但高额的房价让这并不宽裕的家庭深感压力巨大。唐悦说:“相比我们,生活在三四线小城市的表弟表妹的压力则小了很多,结婚时就是一套四居室的大房子,所以生二孩时基本就不考虑房价因素了。”
如何让二孩
“养得轻松”
据悉,自全面放开二孩以来,全国二孩数量快速增加。不过,因为一孩数量减少,2017年全国生育人口总数比上一年下降了60多万。2018年的数字尽管尚未公布,但从之前的人口数据来看,二孩生育也没有带来预期中的婴儿潮,整体生育人数下降明显。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高度的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多重挑战,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从各地的调查情况来看,托幼服务短缺、养育成本较高、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成为了很多人二胎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 让“想生的敢生,并且养得轻松”?很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郭未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生育率下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规律,“因为女性不再是生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工作当中来。”他认为,鼓励人们的二胎生育意愿,政府应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例如进一步规范教育市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对学区房、校外培训机构这样一些增加了家庭生育成本的不理性行为要进行规范。另外,加强对劳动力市场招人用人行为的监管,从法律法规上保障二胎妈妈在职场不受歧视。
河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杰认为,生育虽然是个人意愿,但国家需要从制度上为百姓托底,才能让百姓想生就敢生。他认为,住房和教育是激励人们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动力,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比如降低二孩家庭的房贷利率等,进一步鼓励二孩生育。此外,还需满足二胎家庭的公共服务需求,“过去工厂单位都有托儿所,现在这一块基本是空白,可以鼓励公司内部设置托儿所,让员工0-3岁的孩子‘小有所托’,并且通过税收减免、适当补贴等方式,促使企业向关心员工方面努力,减少二胎家庭的后顾之忧。”
各种社会呼吁、专家建言,不少都在“落地”。二孩妈秋悦这几天正在学习操作个税的专项附加扣税。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子女的教育费用可税前扣除。夫妻俩算账后,决定让收入较高的丈夫进行申报。个税减轻生育负担,这迈出的一大步,对很多负担较重的二孩家庭无疑是个利好。随着二孩时代全面来临,相信更多利好在前。
记者 王 慧
(文中人物除社会学教授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