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大限度地为公众提供平安保障,今年起,江苏警方将继续探索拓展报警渠道,在部分地区试点微信视频、手机APP等多媒体报警。同时提醒公众,当下最可靠、最便捷的报警方式仍是拨打110电话。
记者了解到,2018年全省72个110报警服务台电话总呼入量4080.9万余次,同比下降7.1%。全省110报警服务台自处警情1400余万起;派发给基层所队出警处置各类警情1606.6万起,其中违法犯罪警情126.5万起,占总警情7.9%,同比下降4.7%;群众求助警情637.5万起,占总警情39.7%,同比下降7.4%。
近年来,江苏警方110的接警量始终处于高位状态。为了减轻基层派出所、交警队、警务工作站和办案单位负担,各地110报警服务台积极开展警情自处和分流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全省110报警服务台自行处置咨询、求助、纠纷警情约1400万起。同时,针对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移车警情,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推动移车警情社会化处置工作,通过微警务自助平台、12345、114等渠道开展移车服务1036.5万次,而110处置的移车警情下降到340余万起,同比下降16.3%,分流减负效果明显,使有限的警务资源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打防犯罪、紧急救助方面。
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负责同志表示,当前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媒体报警提供了基础条件。今年起,江苏警方将进一步探索拓展报警渠道,在部分地区试点微信视频报警、手机APP报警这两种报警方式。
1月10日起,泰州市公安局将试点上线微信视频报警功能。微信视频报警是利用互联网,以视频通话形式向公安机关报警,好处是能直接安抚报警人,震慑违法犯罪嫌疑人,明晰报警人的位置,也便于保存相关证据。届时,群众只要关注“泰州公安微警务”或者微信小程序搜索,即可实现与接警员“面对面”视频报警。1月10日起,张家港市公安局将试点启用多媒体接处警系统,群众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和预先下载安装的手机APP实现实时视频报警。接警员通过该APP的后端系统,可以在群众报警时准确掌握报警人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注册信息了解报警人基本情况,通过视频直观了解现场情况,并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方式与报警人沟通。这款APP还整合了“安全守护神”功能,群众在预感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可“一键报警”,警方也可根据其轨迹等信息开展紧急救助,避免受到伤害。
通讯员 苏宫新
见习记者 张芊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