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12月2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南京明确将在2019年扎实做好稳进好三篇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还将在明年重点支持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打造独特品牌优势。 记者 薛玲
关键词:稳
全力夯实“稳”的基础
2019年,南京将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各项工作。稳就业方面,高度关注经济下行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不折不扣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预警监测分析,及时研究完善援企稳岗举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稳金融方面,深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密切关注、积极稳妥化解重点企业资金链风险,用好转贷互助、纾困和发展等基金,严防风险传导和扩大。坚持防风险与重建设并举,打通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实干举措】
全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夯实“稳”的基础,必须全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南京将成立市投资促进局,并把明年确定为“招商突破年”,跑出南京新一轮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与此同时,“一把手”也将把招商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既带头抓招商,保证每月外出招商时间;又完善招商机制,组织好招商力量。项目招引要量质并举、优化结构。围绕主导产业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促招商,紧盯龙头企业抓招商,切实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比例。
关键词:进
持续增强“进”的势头
在创新名城建设上求“进”,在制造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上求“进”,在培育强大内需市场上求“进”,在发展新经济和总部经济上求“进”,在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求“进”,在江北新区建设上求“进”。
在创新名城建设方面,南京将重点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计划,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计划,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计划,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升级计划,法治环境提升计划等“六大计划”。在制造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南京将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实现四大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
【实干举措】
重点支持各区办好一件大事
南京将在明年重点支持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具体为: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支持玄武区打造“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支持秦淮区推进老城更新与保护;支持建邺区打造中新智慧城市示范区;支持鼓楼区实施中心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支持栖霞区建设中国(南京)智谷;支持雨花台区加快推进“两桥”地区更新改造和梅钢转型发展;支持江宁区打造千亿级滨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支持浦口区加快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支持六合高新区建设发展;支持溧水区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样本;支持高淳区实施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
关键词:好
不断创造“好”的生活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方面,南京将落实800亿城建投资计划,稳步推进铁路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建设,加快推进12条轨道交通和长江五桥、和燕路等过江通道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完成主城12个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并着力抓好交通出行、小区管理、垃圾分类、停车设施供给等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以控制PM2.5浓度和提升空气优良率为重点,开展减煤控煤、挥发性有机物等综合治理,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全面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实现北十里长沟、金川河、外秦淮河等入江支流持续达标。社会保障方面,加强救助供养、大病救治、医疗互助、困难群众生活兜底等保障。实施棚户区改造300万平方米,新开工保障房45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
【实干举措】
务实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
明年年初的南京人代会,将审议通过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把握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落实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既对民生需求尽力保障,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时、度、效的问题。更好回应群众诉求、社会关切,又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