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芙蓉 记者 邹伟) 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南京等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发布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认知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对于即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受访者知晓率尚不足六成。
为了解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法》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以及近期参与网络消费的有关情况,中消协组织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通过网络渠道投放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12196个,调查还通过舆情系统采集网络消费评论共计335342条。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是否知道最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受访者选择知道的比例为57.8%;而在知道《电子商务法》的受访者中,52.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不了解的受访者仅占比1.9%。受访者中选择“不知道”的比例有42.2%,说明普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一半受访者认为,“假冒商品屡禁不止”是电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其次,“质量不合格商品较多”(42.4%)和“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不一致”(40.6%)占较大比例。质量问题成为消费者对于电商购物关注的焦点。
此外,八成受访者看好《电子商务法》在规范电子商务领域与净化消费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中消协建议,电商经营者要认真落实《电子商务法》要求,加快提升服务消费者的综合能力;电商平台要履行平台责任,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良性互动环境;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管执法,督促电商经营者及电商平台落实责任,并拓展宣传渠道,促进形成全民普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