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
南京市钟山疗养院
2018年12月15日
采访地点
本期人物
吴镕,江苏省委原农村工作部部长、省政协秘书长。
他参与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央下发的几个1号文件的起草,也参与了江苏农村改革的参谋和决策,在许多重大政策制定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当时有北霍(霍泛,山西省委副书记、农村工作专家)、南杜(杜瑞芝,广东省农委主任、省顾委副主任)、东吴(吴镕)、西赵(赵文欣,四川省农委主任)之说,分别代表华北、中南、华东和西南四个地区,时称杜润生改革团队的“四路诸侯”。
本期采写言实黄建国
1978年的我
我在省委研究室工作,在武进鸣凤公社住了两个月,调查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江苏提出大幅增加粮食收购价格,获得中央采纳,稻米价提高两成。
2018年的我
今年我已离休20年了,但是还参与一些农村调查和农村学术会议。连续四年每年出一本《老农闲话》。今年还向党中央写了关于振兴乡村的一点建议。
包产到户
江苏探索出经济发达区“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俗称的包产到户。江苏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面上虽然搞得迟了些,但也不乏“闯”和“冒”的地方。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介绍了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在1978年九、十月份就分田到户,定产、定额承包,这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要早二、三个月。短短一年时间该村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如今村里建了一个“春到上塘”博物馆,参观者众多。
1980年9月,中央召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会上争论热烈。会后,中央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即著名的75号文件。这个文件是五个“一号文件”的前奏和基础。
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春到上塘》长篇通讯,介绍泗洪县上塘镇垫湖大队包产到户的做法。省委主要领导下决心亲自下去看,最终促成了江苏推广包产到户。
江苏对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了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地区也可以包产到户。八十年代初,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农业都已“大包干”。发达地区农业到底能不能包,“大包干”是否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宜兴县在1982年推行农业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当年粮食增产1.4亿斤,工副业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元。新华社记者深入宜兴农村调查,采写出一篇《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也可以包干到户》的调查报告。上报后,受到当时国务院总理的称赞,说苏南的问题解决了,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就这样,“大包干”在苏南太湖地区、珠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迅速推开。当时认为,宜兴县农民带头建立适合发达地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是继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声春雷。江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贵之处,在于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多样化而不一刀切。苏南地区更多采取专业承包、包干分配的办法,淮北地区更多采取大包干的办法。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江苏为了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很多探索。八十年代中后期,力推“干部包服务,农民包上交”的双向承包,加快建设乡村农业服务体系,开展几“统一”服务,取得进展。1987年5月国务院批准无锡、吴县、常熟三县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试验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并取得成功经验。农业现代化试点后来实际上扩大到了整个苏南,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乡镇企业
江苏是发源地,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江苏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1956年无锡市东亭镇创办的春蕾农业合作社(春蕾船厂)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社队企业。在农业部同意、支持下,2010年无锡市在船厂遗址上建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1984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到常熟县碧溪乡考察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当时,碧溪乡提出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改造旧乡村”的发展思路,后来被总结为“碧溪之路”。胡启立认为江苏坚持发展社队工业是改变8亿人口搞饭吃局面的一个创举,很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来。2月,胡耀邦同志视察江苏,看了乡镇工业发展后兴高采烈地说:一个无锡,一个常熟,一个江阴,叫无长(常)江,长江都不放在眼下。他号召江苏省再来一次“七战七捷”。
乡镇企业发展由此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个阶段,江苏创造性地把农业联产承包的经验带进了乡镇企业。无锡县堰桥镇在1983年2月宣布全面推行“一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九大改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
乡镇企业是农民的伟大创造。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友人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省着力推进了以加快调整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和加快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为江苏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乡镇企业所做的贡献永远写在历史的丰碑上。
农工商发展
著名的“三句话”至今仍具前瞻性
改革开放之后,江苏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人注目。1984年农业大丰收,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针对当时的情况,江苏省坚决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构建水利、农用工业、乡镇企业支撑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唱好农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三台戏”,由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的“十字农业”方向转变,不断探索建立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比较早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1978年9月,根据国务院要求,全国农垦系统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试点,学习南斯拉夫“贝科倍”经验。后来我省农垦黄海农场流传出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说法。苏南地区基层干部和农民也说:农业一碗饭,副业一桌菜,工商富起来。两种说法上报中央,万里同志很欣赏,多次引述。
江苏农民创造性提出的三句话,至今没有过时。现在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三句话的思辨,一直反映到上层。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口号。”
“小康社会”什么样?
苏州提供了一个蓝本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在20年时间里,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1982年苏州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47.6亿元,人均接近800美元。此前,苏州方面提供了16份典型材料,从各方面介绍实行联产承包、发展社队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情况。
为了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1983年春节前,邓小平同志到苏州调研。谈到人均800美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什么面貌?苏州的同志告诉邓小平,达到这样的水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口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
苏州之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北京后,他约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以苏州为例描绘达到小康后的社会状况。之后小平同志已不仅仅把小康目标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而且开始用“小康社会”来形容社会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状态。小康目标从模糊变得具体了,同时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小康目标实现之后的中国长远发展的规划问题。
可以说,江苏为邓小平同志把握全局、思考总结与提升小康社会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