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 近日,由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与省心理学会联合开展的江苏老年精神关爱主题交流会暨老年精神关爱精品服务项目分享会在南京举行。南京乐养老《时尚老人》、正念朗读疗愈长者身心、社区老年关爱项目模式、养老机构的康乐活动等12个老年精神关爱精品服务项目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精神关爱故事,“多给老人爱与陪伴”引发现场共鸣。
会上,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养老服务已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基本医疗和康复、精神慰藉等。其中对老人的陪伴与呵护,是诸多养老服务中非常必要但尚缺乏重视的环节。
儿孙绕膝、衣食无忧,这些能否给老年人带来快乐?显然,还不够。交流会上,乐养老创始人兼CEO陈大帅认为,许多老年人的“心结”主要是由于孤独引发的失落感。“人到老年,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这些老人渴望得到真诚、专业的陪伴和呵护,借以减轻可能遇到的孤独困扰、疾病折磨和死亡恐惧,能够在欣慰、平静、祥和的状态中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这或许也是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最后的人文关怀和福利。”陈大帅说。
记者了解到,乐养老团队考察了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先进养老做法之后,结合中国养老的现状和实情,开发出了关于怀旧、健康、音乐等一系列文化养老的课程,通过精神照料、认知辅疗、音乐辅疗,来呵护老人的心理健康。“手映怀旧课程”是乐养老的主打服务产品之一,该课程实施时间长达两年,已和南京多家知名养老机构达成合作,主要通过“怀旧疗法”,手把手教老年人制作回忆录,引导老人回顾人生各个阶段的宝贵经历和精彩故事,让看似平凡而普通的老人,把他们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闪光点都发掘出来。在昔日荣光的映衬下,老人们平淡的晚年又增添了许多生机。
“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陪伴的,尤其是老人。手映怀旧课正是在社工或者子女的陪伴下开展的。我们倡导更多的年轻人把爱与陪伴带回家,让爱与陪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陈大帅说。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精神关爱专委会秘书长张俊告诉记者,老年精神关爱精品服务项目紧紧围绕老年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的创新服务,紧扣“爱与陪伴”,注重空巢独居、高龄、失能和失独老人的关爱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为目标,有的实施多年,已取得一定的社会成效。张俊透露,下一步,省老年学学会精神关爱专委会将加强老年精神关爱专业人员培训,继续整合资源、聚合力量,不断开发、打造和推进老年精神关爱服务项目,实现老年精神关爱服务的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