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农民”“知识农民”,南京乡村振兴生力军!
2018-11-14 19: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玲  
1
听新闻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战略,而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鼓励农村创业创新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江苏省政府将于11月15-18日在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双新双创”博览会)。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对此,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政策文件,大力培养“新农民”,引进“知农”。近日,记者深入全市城乡进行了一番探访,发现 “新农”“知农”已然变身成乡村振兴重要生力军,南京城乡农业创业创新成果显著。

  给竹子“盖被子”,乡土专家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高山虎

  南京市高淳区地形东高西低,东部以丘陵山区居多,生态环境绝佳,但守着丘陵种粮食却不是良策,那该种什么?种了20多年竹子的“乡土专家”高山虎揭晓了答案:“我们高淳这个地方最适合种早园竹了,气候适中,储藏又好,产量还高!”

  作为高淳区最早从事早园竹生产经营的大户之一,高山虎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生产的早园竹高效栽培技术,利用农糠的散热为竹笋保温“盖被子”,控制好用肥、温度、湿度,更是将竹笋提早到了元旦前上市。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口感清脆甜香,早园竹竹笋的价格可以卖到普通竹笋的四五倍,高山虎的早园竹亩均收入早就达到了万元以上。

  自己富了起来,高山虎也没忘了村民们。成为“乡土专家”之后,他奉献出了自己的种植技术,带动当地的农户抱团发展。据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局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高淳区全区早园竹面积近9000亩,预计今年年底全区早园竹面积可达12000亩以上。早园竹林在山丘丘上长出了一条富民路。

  返乡创业,“知识农民”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食用菌大棚

  62岁的宋金俤从江苏省农科院退休后,落户高淳创办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食用菌首席专家,她利用专业知识带动种植户一起致富增收,被当地人称为“菇奶奶”。

  在公司的食用菌大棚内,宋金俤介绍道,由于一些菌种的培育要求较高,而且像桑黄一类的珍稀菌种销售也需要一定的途径,一般的农户很难种植成功,所以公司一般会推广市场好,销量较大的菌菇菌种给农民种植,并做好售后技术服务工作,确保种植成功。

 
瓶中的铁皮石斛苗

  植物培育这件事上,位于高淳的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大有研究,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珍稀濒危植物组培和良种繁殖以及名贵药材种养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企业。在公司牵头下,高淳第一家园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抱团发展,惠及了当地农民。公司负责人史月龙原本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高级园艺师,同时也是高淳人,他介绍说他们正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名贵药用石斛的组培、种植、开发、深加工(药用石斛)的科教观光园。

 
张静(右)

  2011年,大学生张静带着两万块钱,回到家乡横溪,也开始了“农业梦”。张静说自己是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的常客,一有新品种出来,她就会挑感兴趣的品种进行育苗、种植和展示。遇到一些效益好的品种,她还会推广给其他种植户。到现在,最初的十个大棚已经发展成总占地面积205.1亩的家庭农场,农场年生产绿色农产品达300多吨。同时,农场还积极辐射带动横溪及周边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带动农户50户,带动面积196亩,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余人,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业创新,“知识新农”把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

 
黄少敏

  东京农业大学博士生黄少敏则于2016年趁着政策东风,带着她的“气雾栽培”和“互联网+农业”走进南京北郊八卦洲,让50亩地有超过200亩的产出,而这一切都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

  据悉,该团队在国内外农业权威院校读博期间,潜心于食品研发,专攻有机绿色食品栽培技术,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植物工厂生物技术,团队结合国内的环境和资源,综合运用立体式气雾栽培系统、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过滤回收系统、自动开窗调节温度系统、永久防紫外线无滴膜等多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将多门学科技术交叉整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全新的、新型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铺设了发酵床的鸡舍

  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严格按照德米特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始终坚持动物、植物与人和谐相处。同时,该公司还秉持着“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土地→健康的植物→健康的动物→健康的食物→健康的人类”的理念,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修复和食品安全的实践,完成了农场微生物、土壤、种植、养殖、生态多样性的闭合循环、可持续性生产体系,是当下国内唯一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的生物动力农场。

  “我们农场用自产的有机粮食和蔬果喂鸡。在鸡舍中,铺设了发酵床,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鸡粪快速分解掉,因此鸡舍里面没有臭味,地面几乎没有鸡粪。”秦邦吉品负责人秦俊说。

 
终端打包间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明发明的“健康烧鸡”也早就打响了名号。黄明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食品安全化生产。公司拥有含博士2人、硕士3人在内的15名固定科技研发人员和一支由全国各大知名高校组成的专家技术团队。他们共同研究如何对传统肉制品进行现代化改造,让老百姓吃得更加健康安全,如通过油水分离油炸,有效控制高温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即使产生了也可以让水吸收和过滤。

  同时,现代化、机械化生产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全自动连续式油炸可以实现一个人一个小时炸两千只烧鸡,而传统油炸只能炸一百只。”黄明说,全机械化的烧制过程也有效避免了人为污染。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在都市现代农业上快速发展,得益于一批科研专家、乡土人才扎根农村创业创新。让农村留住人才,给人才更好的发挥空间,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见习记者 徐玲

标签:乡土专家;竹子;被子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