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保护、管理和开发,有两种情形值得警惕:要么没钱修,古镇呈现破败不堪的景象,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濒临危局;要么修过了,千镇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破坏了古镇建筑历史风貌,湮灭了古镇特色和风格。如何才能让古镇保护性开发恰到好处,是摆在古镇保护和管理者面前一道现实课题。
僵化的政策制约了古镇保护
走进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古镇,危旧、破损、坍塌的老宅比比皆是,呈现一幅衰败的景象。今年78岁的马锡华,曾任余西乡文卫助理,退休后被通州区二甲镇聘为余西古镇发展有限公司指挥部顾问,负责地方人文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在他看来,余西古镇保护得不好,除了政府没钱,导致保护措施不力外,一些政策也制约了古镇保护,比如当地规定,翻建老宅必须首先符合居住人口住房面积指标。如果家中常住人口只有2人,只能翻修2个人的住房面积。“这规定不是眼睁睁看着老宅倒塌损毁吗?”其次,规定老宅维修必须“修旧如旧”,建筑风格要与老街建筑协调,而事实上,修旧如旧成本高,政府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导致居民不愿按政府规定做。“如果政府出资三分之一,居民出资三分之二,相信这样更容易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今年69岁,曾任余西街道党委书记的朱桂勋老人说。
2015年,扬州市江都区大桥古镇采用扬州修复东关街出台的补贴标准,对文物建筑修复提供3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5万元。到目前,该镇仅收到一例居民这样的申请。
调查中,古镇居民普遍反映,修旧如旧成本高昂,远远高于建一座新房,所以居民不愿修,也没有能力修。现实中具备古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业力量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马锡华说,不是成片的修复工程,没有专业队伍愿意揽这个活。再次,就是老的建筑不能满足现代使用的需求,居住舒适性差,导致古镇留不住人,纷纷外迁。
修复利用变成“二次伤害”
舆人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把对古建筑的修复、翻建政策或停留在文件里、会议上,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以至古镇管理无序和失控不断蔓延。不少老宅因缺乏规范和指导,修缮实际上成了二次破坏,瓷砖贴面、钢筋混凝土建构、釉面瓦砖、铝合金门窗等,与古镇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极不协调。
合理修复利用,彰显古镇人文特色
在大桥古镇繁荣街上,列入江都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束星北故居,是去年刚翻修的。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舆人,重建后的束星北故居本身前后有七进共14间房屋,政府只买了两进,不到故居原有面积三分之一,其余房屋被两户本地居民从束星北后人手中买走。政府对其进行内部改造时,拿掉了原先木板隔墙,两进并成一进,改成一个大房间。该房间现在被当地人赵军人租用开办书画院。“老街上的房屋多为私人所有,改造随心所欲,没人问事。”家住束星北故居附近的杨华生老人痛心地说。
舆人了解到,我省获得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的所在镇政府均制定有古镇保护相关规定,但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却有自各的理解。大桥镇副镇长吴健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老旧民宅的保护也要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只要不改变老宅主体结构,居民按生活需要对内部作些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对居民来说,保护就失去内生动力。
对古建筑老宅进行合理修缮和利用,实际上也是一种保护。但事实上,像大桥古镇这样修过了头,破坏建筑原有历史风貌的现象,在古镇修复和利用中不乏前车之鉴,必须引起重视。以周庄为例,由于过度商业化开发,古镇上的许多临街房屋,因破墙开店、破窗开店,反映当地民居风格的对角门、棠窗、板窗、顺风窗、元宝窗等建筑风貌遭到大量破坏,导致很多样式消失,令文史界人士痛心不已。
修旧须如旧,方能体现建筑的原真性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吴婷认为,古镇民居修缮渐进更新,除了要编制古镇的修缮或翻建导则,还要体现人本思想,注重古镇的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古镇的居住品质,这样才能保证古镇的人气和活力。
古镇修复利用呼唤顶层设计
调查中,舆人注意到,经济条件越好,税收就好,就有资金投入搞商业开发,就有旅游收入,然后带动地方的餐饮、住宿、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就能盘活,形成良性循环。越是财政差的地方,就越没钱投资,古镇保护状况就越差,其观赏价值就不大,就越没人来。旅游发展不起来,相关的产业就发展不起来。
舆人在昆山市千灯镇采访时,正碰上老街一家危房翻修,工头告诉舆人,这个临街又临河的二层建筑,必须严格按照原有建筑风格和经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翻建,包括室内外装饰、建筑高度等都要保留其原有历史风貌。《千灯古镇保护暂行办法》规定,古镇重点保护区内,沿河、沿街的危房翻建须遵循“四原则”,即原环境、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理,体现原真性。沿街房均须用木店板、摇杆门、上下木门槛,严禁使用防盗门、卷帘门、铝合金门窗、水泥店板沟等。有保护价值并能按保护要求进行翻修的,政府将给予适当的补贴。
“古镇管理和开发须防千镇一面,要体现和彰显地方人文历史和建筑特色。”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陈朋光说,不修,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破败的样子,让人感觉不像“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修过头了,又会容易导致同质化现象,小街小巷石板路被拓宽,用长条大石板满铺,看不到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些都是目前古镇修复和开发中出现的最典型问题。
修复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对古镇人文历史颇有研究的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沈玉成认为,古镇修复开发可适当做减法,对没有多少历史价值的,政府可通过制定一些鼓励政策,将其中的居民迁出来,并在规划、设计上进一步跟进,给古镇发展留足发展空间。苏州甪直古镇针对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私宅,通过回购、置换等办法进行收购维修、保护利用,最大程度地保护利用古镇历史资源的做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同时,政府要有顶层设计,扭转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状况。“如果地方领导都能像抓项目建设一样,重视地方人文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基因传承,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来源:新华传媒智库
作者:文/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