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运动让孩子更聪明,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至少3小时……你应该来一场“养育革命”
2018-09-20 14:10: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张宣  
1
听新闻

  交汇点讯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运动与儿童早期发展省级师资培训班”在南京首次开班。承办方南京市妇幼保建院儿童保健所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运动锻炼,这导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增加、近视比例居高不下等,运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源动力,科学的指导儿童进行合理运动重要且必要。

  动少了,这些病找上了小朋友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所长童梅玲介绍,伴随儿童身体活动量下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比例迅速增加,与肥胖相关的儿童2型糖尿病、慢性非酒精性肝炎等疾病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儿童出现肥胖后会导致体能下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体重上涨,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明显下降;心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显著增加;许多慢性病趋于儿童化;学生运动猝死事件频发。

 
南京妇幼保健所所长童梅玲。

  科学的运动,使得儿童越来越聪明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事实上经常运动的孩子,反而能保持更好的敏捷性,很少受伤,同时智力发展的也更好。有参会专家表示,儿童运动的确与学业成绩有着关系密切。经常运动有利于学龄前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化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氧运动,可增加大脑血液和氧气流量,促进脑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

  有研究数据表明,学龄前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反而比总是静坐少动的孩子在今后更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这就提醒仅仅“注重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让孩子愉快的玩耍、积极的运动其实更有利于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

  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至少3小时

  国内首部《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首次提出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应达3小时以上。《指南》 对学龄前儿童运动提出具体时间推荐:“ 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丁60分钟。”针对我国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不足的现状,参会儿保专家建议“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

  而对于日益突出的“久坐行为”和“电子保姆”现象及其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指南》特别建议,在保证每天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的前提下,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其中看屏幕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60分钟,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

  国内大多数家长认为,儿童每天都在跑跑跳跳,运动量应该是够了。童梅玲提示,科学的运动与无目的的乱玩完全不同。幼儿的运动不足、不均衡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有很大隐蔽性。因为孩子幼年时期的运动不足、不科学,在身心上的负面反应可能要在孩子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发达国家目前都非常重视幼儿体育。运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源动力,科学的指导儿童进行合理运动重要且必要。

  尊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很关键

  童梅玲认为,儿童的运动,应选择符合其身心发育特点的游戏为主要形式,在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的前提下,兼顾该阶段快速发展的多种身体素质,适当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在培养生活能力的同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儿童运动要有原则,在满足运动多样性的同时,要兼顾粗大(大肌肉群)和精细(小肌肉群)动作的发展。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耍求孩子完成超出其能力的运动,同时家长还要注重鼓励,保护孩子运动的兴趣。

  另外,儿童在参与运动时,家长应该以培养兴趣、树立品德、学习动作、丰富运动体验为目标,避免为获取超越本年龄段的竞技性运动成绩而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专业化训练。当然,为避免过度运动和意外伤害,运动时成人看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概念“运动健康素养”带来养育革命

  “今天的运动与儿童早期发展会议提出一个新概念‘运动健康素养’,其代表着养育革命的诞生;原来养育孩子没有专门做运动的概念,而现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婴幼儿的运动,可以减少人与人、人种与人种之间的体能差异,这对未来健康中国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说。

  儿童个性化运动方案如何定制?郭建军表示,每个人运动方式不一样,但身体运动需要的健康要素是一样的,基于这个理念,腿疼的孩子可以去游泳,肥胖的孩子可以注重代谢健康,身体弱的孩子可以加强肌肉锻炼,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要素同样可以达到健康运动的目的。

  交汇点记者 张宣

标签:身体活动;儿童运动;小朋友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