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品牌化奏响江苏纺织主旋律
2018-08-24 08:04: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当今世界,20%的知名品牌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知名品牌不仅是我省纺织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成为推动江苏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江苏依托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江苏国际服装节为载体,紧紧围绕“品牌江苏、时尚江苏”的主题,培育了波司登、海澜之家、阳光、红豆等一大批优秀品牌,为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创造出一派繁荣景象。

  服装节,江苏纺织业的“跳板”

  自2010年以来,江苏纺织产业规模已连续7年超过1.5万亿元。今年1-4月,我省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4.06亿元,同比增长6.79%,全行业利润总额达170.33亿元。众多服装名牌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阵容,截至目前,江苏纺织服装业有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40多个、江苏省名牌300多个,并获得中国工业大奖一项。7月中旬,波司登入选国家品牌计划。这些中国名牌、江苏名牌,除了得益于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江苏国际服装节的精心培育。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服装节组委会秘书长谢明介绍,从1999年起,第一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就已成为培育品牌、展示品牌的重要载体,一批又一批的服装巨头随着服装节平台的搭建不断成长、壮大。以波司登为例,作为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的唯一服装品牌,波司登借助服装节平台,积淀了丰厚的品牌资产,并以消费升级为契机,制定竞争战略,逐步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名片”。

  除波司登外,江苏还有大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品牌企业,如天源、阳光、华丽达等,他们同样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为优势,深度融入世界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据记者了解,为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江苏国际服装节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江苏纺织服装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江苏纺织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品牌战略,市场竞争力的保障

  从最初的贴牌生产发展到自创品牌,再到实现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梳理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如今,国际化的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新的努力方向。谢明告诉记者,曾经的贴牌生产只是江苏省服装产业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当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强化品牌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企业也意识到:依靠品牌的力量才能让企业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国际市场。

  江苏阳光集团曾是一家设备简单、技术薄弱、产品单一、年销售总额不足百万元的默默无闻的毛纺小厂,如今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基地。记者发现,正是“品牌战略”帮助阳光集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阳光集团坚持“品牌输出”的发展理念,并不断推进品牌提升和全球化布局,倾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服装自主品牌。阳光集团的不懈努力使之成为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也是中国纺织行业唯一同时获得“世界名牌”和“出口服装免验”的企业。

  我省通过品牌战略做大做强的纺织服装企业,远不止阳光集团一家。去年7月15日,海澜之家海外首店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开业盛典,正式宣告海澜之家以HLA品牌入驻马来西亚,标志着这成为HLA全球快时尚服饰品牌走向世界征程的起点。“扎根东南亚、辐射亚太、着眼全球”,立足于海外拓展的“三步走”计划,海澜之家已成为首批成功进行品牌输出的中国企业。

  文化底蕴,品牌生命力的源泉

  谢明表示,纺织服装产业是制造业,同时又是一个都市产业、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纺织品不仅是用来遮体御寒的产品,还是文化的载体、生活方式的载体,做大纺织服装品牌需要赋予产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通过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延伸至70余个国家,并被商务部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的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研发高品质牛仔面料和服装的制造基地。黑牡丹企业营销总监李佩章告诉记者,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黑牡丹结合自身“创新 、工匠精神 、家文化”等文化,创造了独特的品牌内涵。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相结合,有助于形成企业文化孕育名优品牌、名优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创建新经济环境下的特色文化产业,让品牌和文化“走出去”。

  品牌的崛起,标志着行业的进步、进化和升华,而文化底蕴决定了品牌的生命力和活力。谢明认为,江苏服装品牌可以将文化作为品牌发展的基石,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引领流行趋势。具有内涵品牌特征的江苏服装品牌群将更具核心竞争力,为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创造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实习生 殷 玉 石洪锴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