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岛家园推进社区治理“五联工作法”
因洲岛生态建设需要,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有1.5万当地村民被集中安置到精装修小区洲岛家园,成为城市居民。为此,街道、社区多措并举,3年不到,1.5万村民在洲岛家园甩掉了陋习,适应社区管理。
小区铲绿地种菜,杂物农具堆楼道
书画室内,五六位中老年人在退休老师指导下,泼墨挥毫;乒乓球室内,一群中青年人分组比赛;图书阅览室内,捧书阅读的男女,静默无声……这是记者昨天上午在江心洲街道洲岛家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看到的场面。
“来此活动的居民,几年前都是当地村民。”洲岛家园社区书记陈梅说,因为生态洲岛建设,他们的房屋、土地被征收,2014年开始,这批1.5万人陆续搬进精装修安置房小区——洲岛家园。但成了城市居民的他们,身上的农民习性一时难改。
不少居民原来农耕惯了,搬进小区后,闲来无事,还会到周边找块废地继续耕种,有的甚至铲去小区花园绿地种蔬菜;鞋子沾满泥巴,扛着家具就走进了小区,杂物农具就堆在楼道内;不仅在小区乱扔垃圾,有的高层居民干脆从楼上往下抛垃圾;在红绿灯路口跳广场舞,全然不顾往来车辆……
引进地方戏小庐剧,文化活动教化人
为加速当地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化,2016年3月,洲岛家园党支部成立;次年12月,通过选举,产生洲岛家园社委会。
“为引导他们由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社区可没少伤脑筋。”陈梅说,首先是跟他们讲道理,但大道理又不能“硬讲”,得有技巧,才能有效果。为此,社区在街道指导下,把有文艺专长的退休教师、文艺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请来南京艺术学院老师,先后培训、组建起腰鼓、歌舞、说唱队等11支文艺演出队伍,自编自演,说的、唱的、演的全是身边事,平均每月都有三四场演出,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陋习恶习。比如,用三句半宣传垃圾分类、用表演唱宣传文明新风、用快板书宣传遵纪守法等,形式、内容深受居民喜爱。
“这些演出,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让我们受到了教育,以往的不良习惯确实该改改了。”当地居民周科保说。
据悉,洲岛家园八成居民,其先辈都是从安徽无为等地搬迁过来的农民。受父辈影响,他们非常喜欢家乡的地方戏小庐剧,平时经常哼唱,但内容多与眼下的时代不符。“目前,我们正与无为小庐剧剧团接洽,准备引进这一剧种,再编排进新时代的内容,造福洲岛居民。”陈梅说。
特色志愿队伍,助力社区治理
与此同时,洲岛家园社区党支部还以“党建引领、理念先行、社团带动、居民参与”为工作主线,探索出了决策联议、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困难联帮的社区治理“五联工作法”,进一步提升居民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他们由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五联工作法’能够顺利推进,社区志愿者功不可没。”陈梅说。比如,前面提到的11支文艺演出队伍,有不少就是志愿者参与组建;另外还有不少文体方面的志愿者,在社区成立书画社、乒乓球队、摄影队等,帮助培养居民的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组成的“好帮手”志愿服务队,不仅化解了许多邻里矛盾,也让当事人受到教育;以队长吴显丽为首的法制宣传队,通过快板说唱、书画摄影展等形式进行普法,在社区营造了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借助“五联工作法”,这些志愿者组织,已经深度介入社区治理。
“以往不文明现象,已少了许多。比如办丧事,都很自觉地到社区在小区在南门外划定的空地设灵堂,以前吹吹打打、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没了,都是社区统一发讣告,文明祭奠;以前物业费的收缴是个大难题,现在小区物业管理费收缴率已高达99%以上。”陈梅说,“居民主动垃圾分类,投放到小区分类垃圾桶;出门遛狗,也会带个塑料袋,方便宠物大小便;楼道里也都清爽了,难得见到杂物……小区面貌、居民的一言一行,与刚进来相比,天壤之别。”
“现在整个小区就是我们的家,搞好了,大家都安逸。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了嘛!”75岁的当地居民孙兴来得意地说,“这两年,常有市、区领导到我们社区参观调研,听到他们夸奖,我们很自豪!”
本报通讯员 杨娟
本报记者 殷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