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的“沭阳模式”
2018-06-26 07: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吕述谡 刘畅 孙连洲  
1
听新闻

  “沭阳是全国五大淘宝村集群之一、全国唯一的农产品淘宝村集群。与全国其他淘宝村集群相比,‘互联网+三农’是其显著特点,已经形成了充分体现互联网与农民、农业、农村全面融合、同步融合、深度融合的‘沭阳模式’。”……这是6月23-24日在沭阳举行的“中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高峰会议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东教授对沭阳电商发展的评价。这次全国性的电商盛会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阿里研究院、沭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重点研讨和交流各地电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自2006年该县新河镇新槐村村民张超在淘宝上开设第一家网店以来,沭阳县从绿色到彩色,从地栽到盆栽,从苗木到家庭园艺,从家庭经营到规模企业,从全民触网到全民网红,从农产品上网到全行业电商,电商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升级,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目前,该县拥有4万多家网店,涌现4个淘宝镇、41个淘宝村,带动当地25万余人就业。2017年,该县网络销售额达110亿元,快递发货量达1.2亿件,平均每秒就有3.85件快递从沭阳发往世界各地。沭阳从名不见经传的苏北县城,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电子商务先进县。

  产业因电商更兴旺

  6月的花乡沭阳,蓝天碧水,风光旖旎。在颜集镇堰下村,淘宝店主姜褚正在安排工人们打包发货。“销售的产品有欧洲月季、多肉植物、微盆景等,平均每天成交2000多单,日均营业额5万多元。”姜褚高兴地说。

  田头种花木,网上卖花木,是沭阳常见的风景。沭阳花木种植历史悠久,但不同于其他地方,沭阳花木产业与互联网紧密依托,种啥问网络,卖出去更是靠网络。从种绿化苗木到观赏类植物,从进城到进户入室,沭阳花木产业的重心在悄悄切换。淘宝上约40%的花卉苗木销售集中在沭阳,相当于消费者从网上购买的每两件花木商品中就有一件来自沭阳。

  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意识到,泥土里长出的淘宝村,需要输出全国“墙外开花”,但更要就地扩散、由点到面,打破县域范围内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带动农业升级、农民致富、农村变样。电商在销售时,要更多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尽可能地做到多覆盖,全力打通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为做活特色富民文章,沭阳县依托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大数据,以干花、欧月、鲜切花、多肉植物、盆景等家庭园艺类产品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实现花木品类升级。高墟大米、花木、服装、图书、化妆品、坚果零食等一批沭阳特色地产货从田间地头走上网络,卖向全国各地。

  随着电商发展的突飞猛进,物流运输需求持续增加,快递行业快速发展。仅以该县新河镇为例,镇区已集聚了37家快递公司。

  生活因电商更富裕

  一盆海棠放在360度旋转台上,办公室里打着专业摄影灯,手机开启直播……类似网红主播的标配处处可见。在新河镇周圈村,“小草园艺”店主姜爱花每天都要以这样的直播形式工作几个小时。“开始搞直播时,还会给自己化个妆,现在忙得有时连脸都来不及洗就直播了。”姜爱花说,越是这样原生态的,顾客越信赖。从普通的网店客服到网络直播,姜爱花的网店办得风生水起,一天直播销售高达万元,年销售额也从最初的100多万元跃升到现在的500多万元。

  除了传统的淘宝客服,火山、抖音、快手等直播小视频已为电商老板们驾轻就熟的销售工具。网络创业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许多农民通过开网店开上了私家车,住进了小洋楼。目前,新河、颜集、扎下等三个乡镇的私家车户均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

  沭阳不断优化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民众参与创业。同时,推动县、乡、村三级创业载体建设,示范效应明显。县里组织开展全民创业基础培训,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依托淘宝大学、传智学院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网络创业基础培训3000余人次、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训760余人次、新农人等培训3000余人次、乡镇个性化创业培训1000余人次。

  乡村因电商更具活力

  90后女孩李敏在7岁时的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自强不息的她不但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创办了网店“木子的秘密花园”,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电商维纳斯”。几年来,她还先后帮助十多人成功开办网店,带动百余名村民创业就业。她的事迹随着《你好,淘宝》专题片,带到纽约联合国总部,走向了世界。2017年,在该县“乡村振兴新村干”选聘中,李敏挂职任春生村党支部副书记。

  据介绍,沭阳最近两年间先后招录两批“新村干”共计870人,其中像李敏这样有创业项目的402人,他们已经成为推动沭阳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就业,数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在沭阳乡村,呈现的是一幅和谐、幸福的景象。沭阳半数以上网店由返乡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士兵等群体开办。目前,沭阳已有22.8万人返乡创业,其中逾14万是年轻人。“年轻人指数”越来越高,乡村活力更加显现。

  沭阳县委、县政府趁热打铁,设立5000万元规划发展村庄建设基金,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村庄倾斜,加强示范村建设,希望把农村电商的创新活力扩散到更多乡村,惠及更多农民。

  “因为电商,沭阳农业在发展,农村在改变,农民更富足。因为电商,沭阳的乡村变得更美好,乡亲们的生活更富裕,沭阳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繁花似锦!”对此,沭阳县分管电商工作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莉萍信心满满。

  吕述谡 刘畅 孙连洲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