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最新版养老白皮书 “深度老龄化”催生多元养老模式
2018-04-17 07: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悦  
1
听新闻

  4月13日,南京市发布最新版养老信息白皮书。据此,南京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1.89万人,占总人口的20.85%;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标志着南京正式进入联合国划定的“深度老龄化”社会。白皮书还评选公布重点养老服务机构名册,为老人的多元选择提供“指南”。

  南京首次进入“深度老龄化”

  截至去年末,南京户籍人口为680.67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1.89万人,占比20.85%。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南京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2.42岁,其中男性80.49岁、女性84.52岁。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军介绍,按联合国认定标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14%即为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南京因此首次进入这一界定范围,而当这个指标达到20%时,就进入“高龄社会”。

  对比过去5年的数字,南京老年人口净增21万人,占比提升2.07%,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未来15年,这一增长趋势依然强劲。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友华表示,目前南京老龄化率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和上海、南通、扬州等城市一样,老龄化率普遍高于全国水平。南京的老年人,尤其80岁以上高龄老人多集中在老城区和农村,鼓楼区、秦淮区和江宁区的老年人口排前三位。

  劳动力抚养负担越来越重

  南京常住人口中,少儿抚养比迅速增至15.34%,老年抚养比增至24.74%,劳动力总抚养比达40.08%。据预测,2050年前这一数字都将呈直线上升趋势。

  “老龄化被称为人类面临的六大挑战之首。”陈友华认为,老龄化率加深、抚养比加重,对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老人和儿童是纯消费群体,不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力抚养负担加重,将直接引发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居民储蓄降低、社会投资减少等一系列变化。2010年后,我国劳动力抚养负担比重逐年递增,人口红利消失,需要政府在发展和保障等政策上早作应对。

  当前,社会老人养老金稳步提升,截至去年末,南京市城镇职工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为2908元。但特殊老人还需要政府兜底保障。南京现有空巢老人82473名,独居老人33671名,还有2万多名低保老人。目前,南京市已将低保老人的保障标准提至810元/月。

  符合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可根据家庭困难情况申请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低保、重残老年人全部享受政府全额补助基本医疗保险,同时被纳入医疗救助。享受低保的老年大病患者,在医保用药和医疗服务目录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对个人负担部分按60%给予救助;低保边缘住院和门诊大病患者,在医保用药和医疗服务目录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个人负担部分的60%给予救助。

  多元需求催生多元养老模式

  “深度老龄化”急盼多元养老模式。南京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近几年向综合体发展,“开门办院”、“小区养老”和医养融合等特色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逐年提升。

  截至去年底,南京共有各类重点养老机构225家。财政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当地已有73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城市人口覆盖率达100%。

  南京在11个区设立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网点。125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具备“助餐、助医、助急”等能力的3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317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南京籍“五类”人群开展助餐服务,每人每餐补贴2元,对南京户籍独居、困难老人开展助餐服务,每人每餐补贴1元。

  赵军表示,民政部门将把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家政便民、娱乐学习等养老信息链接到“我的南京”APP上, “12349”呼叫平台也将提供全方位助老呼叫服务,实现线上服务与居家社区养老全面对接,为养老供需双方提供便利。

  为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落户,南京还出台鼓励政策,对社会力量新建的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1万元,对租用或自有房改建的机构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社区兴办的托老站、养老服务站每家给予1万元补贴。去年,4家公租民营养老机构就领到政府发放的房租补贴。

  南京民政部门还对所有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并公布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市民按图索骥就可找到心仪的机构安度晚年。

  本报记者 唐悦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