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多措并举解决民工讨薪难
中国江苏网2月5日讯(记者 郑弋 通讯员 刘如浩)近日来,苏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多项举措,切实为民工讨薪维权保驾护航。
岁末年关是民工劳动报酬结算的集中期,也是讨薪类案件高发期。为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苏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坚持做好法律咨询工作。他们依托12348法律咨询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各法律援助站点,安排专人接听或接待涉及民工讨薪来电来访法律咨询;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告知走劳动仲裁途径;对需要申请法律援助,告知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中心地址和电话,确保民工“讨薪有门”。自2017年11月起,12348热线共接听劳动争议类咨询2108起,其中近50%为民工讨薪咨询。坚持主动服务加强引导。讨薪民工往往情绪激动,尤其是群体性讨薪,很容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苏州市司法局组织法律援助工作者深入一线,重点宣传与民工讨薪维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制作依法维权小卡片,详细列明讨薪途径、程序及投诉电话等;发放《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法律援助条例》,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知识,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坚持畅通法援申请渠道。积极发挥各级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站作用,前往劳动仲裁委讨薪的民工可直接在该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简化审批手续。凡涉及民工讨薪案件,一律当天申请、当天审核、当天指派,保证民工讨薪案件及时解决。自2017年11月以来,共受理民工讨薪案件668件,服务民工713人次。
与此同时,他们还切实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对民工讨薪案件,优先指派劳动纠纷案件办理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且公益心强的律师办理,并对案件办理全过程加强督导,不定期对案件进行旁听,确保办案质量。切实加强部门联动衔接。加强法律援助机构与工会、人力社保、法院、住建等部门协作,完善沟通、会商、协作、防范、处置等机制。充分发挥派驻各职能部门法律援助站点的纽带作用,注重信息互通,确保民工顺利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