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江苏新年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换心人是年仅22岁的快递小哥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于丹丹   2018-01-31 21:10:00
1月14日晚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22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替换了原先严重扩张和失去功能的心脏。这是新年江苏进行的首例“换心人” ,这名年轻的患者是一名快递小哥,而引起如此严重的心脏病,竟是小小的感冒。去年“七夕”前,快递量大增,小户忙得连轴转,冒雨送快递后感冒了。去年11月,小户的家人陪着儿子住进苏北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四级心衰,连续19天的治疗没有任何好转,医生告诉其家人,小户的生存期不超过5个月。小户转至南京市第一医院时,双下肢严重水肿、腹水、胸腔积液非常严重,结合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诊断其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

  中国江苏网1月31日讯 1月14日晚,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22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替换了原先严重扩张和失去功能的心脏。这是新年江苏进行的首例“换心人”,这名年轻的患者是一名快递小哥,而引起如此严重的心脏病,竟是小小的感冒。

  小户(化名)出生在安徽凤阳,学校毕业后就跟随父母在扬州江都打工,做快递小哥。个子超过1米7的他,体重也只有100斤出头。“可能就是因为太瘦,抵抗力不够好。“小户告诉记者,2013年一场感冒击倒了他,引起了心肌炎。

  去年“七夕”前,快递量大增,小户忙得连轴转,冒雨送快递后感冒了。原以为吃点感冒药就可以扛过去,可是吃了半个月的感冒药,感冒的症状非但没有消失,小户还出现了胸闷、气喘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后,医生诊断为心衰。随着病情的加重,他连走路都没有力气,不能平躺,不能吃饭,小伙子瘦到不足80斤。去年11月,小户的家人陪着儿子住进苏北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四级心衰,连续19天的治疗没有任何好转,医生告诉其家人,小户的生存期不超过5个月。“儿子这么小,回家就是等死,我们不能回啊!”小户的妈妈王阿姨说,她托人四处打听究竟哪里可以治儿子的病,经亲戚朋友介绍,她们出院后就直接来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

  小户转至南京市第一医院时,双下肢严重水肿、腹水、胸腔积液非常严重,结合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诊断其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该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徐明告诉记者,正常人的左心室舒张末径不超过50毫米,超过70毫米就是巨大左心室,而户路的达到87毫米,并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庆幸的是,小户对药物比较敏感,用药之后,其心功能就有所改善,但要想获得更高生活质量及更长生存期,心脏移植是唯一路径。配型、等待供体,小户从去年11月24日住进医院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一过程中虽不断用药,但他还是出现了两次心脏骤停,生命岌岌可危。

  不幸中的万幸,今年1月14日,小户的妈妈王阿姨接到了医院的消息称,供体有了,让她们做好准备随时手术。原来,那天在南京的另一家三甲医院内,一例脑死亡患者准备进行器官捐献。“我当时听到消息就哭了,太激动了,整整一夜都没有睡着。”王阿姨说,15日早上,护士通知小户做好手术准备,不能喝水、吃饭。

  15日晚8:00,心脏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停跳55分钟时间后,小户的“新心”便开始在体内工作。当晚12:00,小户从手术室转往ICU,术后第二天,便拔掉了气管插管,4天后回到了普通病房。

  1月31日,记者在病房看到小户。“昨天,站起来还感觉身体很虚,腿有点抖。今天早晨下床站起来完全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了,一天比一天好。”小户说,病中他一度想放弃治疗,但如今觉得自己又重新活回来了。“康复出院后,我不再干快递了,准备找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挣点钱,陪着爸妈一起变老。”

  徐明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患者一切恢复得很好,不日将可以出院回家。据悉,小户是该院2001年开展心脏移植手术后的第59例。2001年进行移植的3例患者,目前都还健康地活着。

  记者 于丹丹 通讯员 章琛

标签:小户;快递;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移植手术;心肌病;阿姨;感冒药;血管外科;中国江苏;心室

责任编辑:苗津伟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