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两会】委员们热情点赞“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自信与创新
本次南京市两会上,如何提升南京的文化影响力是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作为南京的一件文化盛事,由南京晨报承办的“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刷爆了南京人的朋友圈和海内外华人媒体。今年的城门春联更是引入了金箔元素,非遗为申遗助力,同样引起了多位委员的关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热情点赞和真知灼见吧!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成岗 孔芳芳
政协委员 石延平 学者型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
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石延平熟悉的一些文化界人士恰好参与了由南京晨报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承办的2018年“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活动,比如撰写过城门春联的书法家言恭达,参与评联的楹联专家袁裕陵。也因此,他对这个活动感到很亲切。
石延平说,在南京这座古城,城门挂春联活动将春联、书法、春节这几个传统文化叠加推出,是个非常好的形式。
就拿楹联的内容来说楹联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形式,城门挂春联活动中,大量楹联被赋予了当下的新内容,把老的传统民俗和当下的生活密切结合,使古老的楹联能够焕发出当今的时代气息。
他昨天参加的是南京市两会“坚持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竞争力”这一专题议政会。结合这一议题,石延平说,文化自信也可以从城门春联的内容上体现出来:征集来的城门春联大多表现国家发展的繁荣、富强,老百姓生活的稳定、安康,就能说明这个社会是如沐春风的,是自信的,也是让人心情舒畅的。而从这几年南京城门挂春联征集到的楹联内容来看,老百姓心中的这种自信感越来越强。
“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被喜爱才能被人们重新拾起来、学起来,把它发扬光大。前提是要让它们先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让当下的人们喜欢。”石延平提到,城门挂春联,对于推广传统书法、楹联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激发作用。
政协委员 周俊 南师附中党委书记
城门挂春联把南京城当成家
在两会期间“坚持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竞争力”的专题议政会上,记者遇到了南师附中党委书记周俊。把“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的活动讲给他听,他连夸“这个很好”。
周俊说,最近这些年,中国人好像特别爱过洋节,这中间可能有一个新鲜元素在支撑,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传统节日反而不那么被重视了。
“这种情况一定要扭转过来!”他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媒体,都需要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也需要载体,城门挂春联就是个很好的载体。”
“这样的活动做起来之后,给整个南京城营造了一种氛围,就是告诉老百姓,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我们优秀的文化和传统节日。它也能体现南京这座城市的特色。我觉得这种活动值得继续去做。我们南京这种活动走在前面了,可能后面其他城市也会跟进模仿。是个好事情。”周俊说。
城门挂春联另外一点让周俊觉得特别棒的地方,是它把南京城当做了一个家。“按照习俗,春联是贴在家家户户门上的,现在贴到城里了,贴到城门上了,就是把南京这座城当做了一个家,这个感受特别好。”他说。
政协委员 江楠 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承“尊重”与“创新”
“城门挂春联,真是一个好活动!”南京市政协委员、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南京城的大门,用书法、楹联和金箔,装点一新,为南京人和来南京的客人,送上了一份最富有文化气息的祝福,也给更多人带来了满满的传统仪式感。文化的传承,首先是尊重,其次是创新,缺一不可,城门挂上了春联,恰恰满足了这两点。
江楠告诉记者,不久前,金陵金箔和南京晨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历经三年的不断创新中,今年推出了活动的文化衍生品——金箔春联,不仅和南京的本土国家级非遗工艺紧密结合,更是将特别的设计、完美的外观、美好的祝福融合的最具南京特色的文化礼品,目前也得到了企业与市民的追捧。
在本次南京市两会上,江楠认为,南京应该加大“文创小镇”本土品牌规划力度。
南京的金箔产业作为地方知名品牌,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吃、穿、住、用、行、赏、玩”多位一体的格局,在城市规划的整体高度上,应考虑将此类知名文脉工业纳入“产业文创小镇”的城市规划中去,把文创小镇的城乡规划一盘棋布局、通盘设计。
江楠的建议是:1、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利用好企业了解产业、熟悉工艺等特点,在打造文创小镇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南京各个门户地方,都应增加文化名片的宣传,可以考虑在主要景点打造类似日本金阁寺一样的工艺文化地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