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商品量逐年递增 仓容吃紧秋粮“无仓可收”待解
新华调查
秋粮收购在即,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粮食购销调控科科长包献飞天天眉头紧锁:“今年秋粮收购全区只能腾出有效仓容2.1万吨,仅能满足两级储备入库之需,一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将面临粮食无仓可收的尴尬局面。”
今年通州区秋粮播种面积57.8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8.5万亩。根据农业部门预测,稻谷单产在637公斤/亩,总产超24万吨。根据往年情况分析,通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在5万吨左右,与往年相比,仓容缺口在3万吨左右,是历年来仓容最紧张的一年。由于目前通州地区稻谷尚未收割,少量新稻谷主要从苏北流入,到达通州加工厂后,中等质量标准稻谷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与今年托市价持平,预计通州大面积收割上市后,稻谷价格很有可能下滑,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可能性极大,农民售粮需求与收购仓容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仓容吃紧,是托市收购中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南通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在库粮食中,国家托市价收购的粮食达60万吨,占有效仓容70%,仓容矛盾十分突出。在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如东,全县总仓容10多万吨,地方储备粮约三四万吨,其余均是国家托市收购的粮食。今年该县秋粮国有粮库收购量约在5万至7万吨,而有效仓容只有六七千吨 ,差距悬殊。“在秋粮入库之前,必须把去年收购的稻谷和今年夏收的小麦逐步向外轮出,能拍卖的拍卖,能销售的销售,否则,秋粮无法入库。”如东县粮食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瑜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仓容紧张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稻谷商品量逐渐增多。以通州区为例,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该区稻谷的商品量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递增,今年预计全区稻谷商品量在10万吨左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社会其他收购力量约各占一半,托市收购仓容紧张的压力逐年增大。近年来,通州区通过加大危仓老库的改造步伐和新建仓容建设力度,新增的2万吨仓容仍无法满足商品粮不断增加的收储需求。
仓容吃紧,扩容又不易。“一般情况下,新建粮食仓储设施很难。”据南通正场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陆辉介绍,按国家标准每一万吨投资700万元计算,建设一个万吨仓容储备粮库需要用地18亩,出让费450万元左右,同时还需获得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即便资金全部到位,从建库意向到立项、建设,到投入使用,起码需要一年半左右。
化解仓容去库存压力,目前普遍采用拍卖的方式加快腾仓步伐。记者调查发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拍卖托市粮,一般实行国家定价拍卖制度,拍卖价格以收购价格为基价,实际挂拍的价格一般高于当时的收购价,当市场粮食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仍然沿用当时最低收购价进行拍卖的思路,而各类用粮主体基本都是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这样的拍卖思路显然有悖市场规律,但又无相应变通政策,由此造成国家托市粮难以成交,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在南通地区,2015年收购的二等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7元/斤,而前段时间国家挂拍价格为1.595元/斤,当时市场价格仅为1.49元/斤左右,由此造成国家最低收购价粮食难以成交,出现在库周期长、库存大的情况。
在不少地方面临仓容吃紧之时,溧阳市粮食部门的不少做法值得效仿。当地提早谋划,采取商品粮出库销售、地方储备粮联系客户出库等办法,加快去库存。特别在托市粮压库,挤占有效仓容问题上,该市创新思路,在政府出面跟粮食加工企业协商确定其可接受收购价的基础上,由收储企业消化托市价与市场价间的差价部分。通过这一办法,去年1.2万吨托市粮全部被拍卖。该市通过拆旧建新,建成1.5万吨仓容的现代化粮库,现已通过验收全面投入使用。今年溧阳预计入库稻谷5.5万吨,而目前有7万吨的仓容已经腾空,极大地满足了秋粮收购之需。“工作靠前做,掌握秋粮收购工作的主动权。”溧阳市粮食局购销科科长陈超说。
本报记者 丁亚鹏
本报通讯员 凌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