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e网格”解决民生痛点
立足“服务+治理”两大主题 一张“大网”全方位服务8个街道
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讯(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陈彦)线上全天候、线下零距离,一张“大网”全方位服务8个街道(园区)、59个社区共43.6万人民群众……自南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走访以来,这项接地气、关注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已经进入下半场。记者昨日从雨花台区获悉,通过立足“服务+治理”两大主题、依托“网格+网络”两大载体,雨花台的“e网格”成功实现把社区民警、城市管理、平安法治等综合治理力量导入社区。居民在体验到民生改善的同时,区域产业发展也打通了痛点。
每日都要“双巡+碰头+互动”
在西善桥街道的一张社区区域网格图上,由网格员和社工组成的网格化服务片区图一目了然。街道所有社区“两委”委员在线下划片包干担任“网格长”,线上建立“e网格微信群”担任群主。在此基础上,又招募了首批700名网格员队伍,经过多轮培训后上岗。目前网格化管理效果初现,在福润社区,由于社区和网格员常抓不懈,侵财案件数量下降了近50%。正处于筹备成立的永盛社区负责人陈萍是网络管理功效发挥的深刻体会者,通过对片区实施辖区分级、划片等网格化管理,再借助社工和志愿者,诸如民情走访、隐患排查、问题解决等方面工作顺利实现常态化。在此基础上,社区也建立了“每日双巡+每日碰头+每日微信互动”的工作方式。
让脏乱差变宜人风光带
一边是谷内高速发展的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一边是体量庞大的保障房小区和低收入居民……针对辖区“哑铃型”区情现状。雨花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促产业发展、补民生短板”是雨花台实践“e网格”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出发点。
“今年汛期,我们家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没被淹。”在板桥老街居住了20多年的王建华亲眼看到了板桥老街改造带来的变化。为解决走访中居民提到最多的常年淹水问题,板桥新城启动了水利改造工程,负责同志几乎天天跑工地盯进度。汛期前完工的水利工程,不仅经受住今年重大暴雨的考验,也让沿街居民彻底告别水患问题。以往脏乱差的沿河两岸,成了居民茶前饭后漫步的宜人风光带。
收集并解决各类企业发展问题
在软件谷,近2000家企业被分为10个大网格,每个专业园区、每栋办公楼宇都设有楼栋长、信息员,除了物业服务,他们还要熟悉产业政策,做到“首问负责”。今年以来,通过对软件谷企业逐家摸清“家底”,深挖存量、寻找增量,区、谷产业服务政策通过微信、企业QQ群等迅速传达到每家企业,新挖掘近100家涉软企业加入统计系统,一批成长性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培育对象。截至上月,软件谷共收集各类企业发展问题466项,目前已全部解决。
“把大走访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态化坚持下去。”结合大走访取得的实效和工作不足,雨花台区提出,通过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固化走访体系和结对关系,加大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以及作风建设、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推动基础数据的集成运用,工作成果的共享互通,最终让大走访工作实现常态长效和常走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