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江苏省人医新急诊中心昨天正式启用 红黄绿三色分区 危重患者优先就诊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9-20 08:04:00

  中国江苏网9月20日讯  9月19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最后一批原急诊中心抢救室和输液室的患者顺利转移至新急诊医学中心,该院新门急诊病房综合大楼正式启用,早晨7点10分左右,新急诊医学中心迎来了第一位急诊患者。在这里,急症患者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江苏省唯一一间DSA-CT复合手术室,为急需手术的卒中、胸痛及创伤患者开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壁画后面是电源和气源接口。

  红黄绿分区,濒危、危重患者优先就诊

  据记者所见,新急诊医学中心设于新大楼南侧,送诊车辆从位于广州路上的4号门直接进入急诊门厅,大大减少患者的转运时间;一层的急诊大厅整洁明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号处及取药处窗口,整个大厅采用红、黄、绿功能分区,根据病情分级,重症抢救区为红色,急重症的患者安排进入红区进行抢救;急诊诊疗区为黄色,黄区的患者可以稍等片刻;而普通诊疗区为绿色,绿区的患者可以等一段时间,通过颜色区域的划分,对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普通患者的诊疗进行高效管理。而功能检查区包括超声、心电图、DR、 CT、标本采集等位于门诊右手边,各区域布局均按照患者就医流程设置,自助服务区,除了挂号、缴费外,患者在放射科拍摄的胶片通过扫描条形码就可以在自助机上打印。

  据该院副院长顾民介绍,在急诊中心,推崇四级三分区,根据患者病情分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所有就诊患者没有先来后来,只有轻重缓急,所以在新大楼急诊中心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按级分区布局,让濒危、危重患者优先就诊。

  急诊扩容,每幅壁画后都“暗藏玄机”

  据记者了解,新急诊医学中心的搬迁,从原本的3000平方米扩大到了9200平方米,大大增加了使用面积,各区域床位都有了较大调整,其中急诊观察室床位20张,从原先的每8人一间改为每3人、5人、6人一间,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急诊输液室输液椅增至96张,另有8张卧位输液椅,以满足不同疾患需求;急诊病区床位增至40张;急诊重症监护室床位增至16张,另有两张自动翻身床,具有悬浮、自动翻身、自动称重等功能,用于大面积烧伤等患者;急诊抢救室床位增加至32张,扩容后床位紧现象将得到较大缓解。

  在急诊大厅8米宽的公共走道区域的两侧墙上,挂着不同风格、赏心悦目的油画,让患者和家属内心的焦虑得到一丝缓解。顾民副院长告诉记者,这条走道“另有乾坤”,每幅壁画后都“暗藏玄机”。油画推开后就是抢救设备带,设有3个电源接口、3个气源接口,可以迅速启动各种临床救援,氧气和抢救设备可以即刻接入。当遇到重大应急突发事件时,走道将立刻转变为应急抢救室,可临时增加近百个应急床位,抢救能力瞬间翻倍。

  江苏唯一复合手术室可就地手术

  该院急诊医学中心张劲松主任强调,急诊与其他科室的最大不同便是“全年每天24小时开放”、“24小时面对危重患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优化就诊流程、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在距离急诊红区两步之遥处,设立了江苏省唯一一间DSA-CT复合手术室,集CT检查和造影介入手术于一室,这就给急需手术的卒中患者、胸痛患者及创伤患者开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据该院院长唐金海教授介绍,新急诊医学中心不仅在区域设置上体现了在急重症处理上的“急”,科技含量也非常高,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DSA-CT复合手术室,CT、X光、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设备均设在手术室内,以往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交通意外创伤等患者被送至急诊后,需要辗转几百米外的影像楼介入手术室或2号楼心导管室进行手术,但在新急诊医学中心,真正地以患者为中心,所有设备和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患者就地即可接受各项检查,确诊后医护人员通过DSA提供的影像资料,随即就可进行开胸、开腹等大型手术,大大提高了抢救效率。

  通讯员 成运芬 何雨田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苏静 摄影报道

  急诊中心内有省内唯一一间DSA-CT复合手术室。

标签:患者;急诊;红黄绿;中心;医学;床位;手术;手术室;可以;抢救室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