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两成冠心病人群的“沉默杀手” 江苏有了治疗权威中心
交汇点讯 有一类人群,他们心脏血管闭塞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却浑然不知,这个“沉默杀手”就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心脏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占冠心病人群的20%左右,且逐年呈年轻化趋势。7月28日,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在南京成立江苏分部,这是该领域权威中心,将有助于江苏公众重视该病的早防早治。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由中科院院士、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创办,葛均波教授在昨天的成立论坛上透露,12年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约60%左右,12年后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能提高到90%以上。2016年全国心脏介入手术量66万人次,其中约20%的患者为慢性闭塞病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该项新的技术,造福更多冠心病患者。
“有的患者尤其是男性,认为有胸闷、胸痛症状,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查体才发现心功能只有30%,病变非常严重。”此次新成立的江苏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担任主席,马根山教授指出,目前慢性闭塞病变病人占到冠心病病人总数的20%,发病年轻化且非常隐匿,经常是在体检或是外伤查体意外发现慢性完全闭塞。这类疾病血管闭塞过程是渐进型的,不像“心肌梗死”一触即发,更像是埋藏在体内一个“定时炸弹”慢慢消耗着病人的心功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心脏介入治疗一大难点,江苏俱乐部的成立旨在为江苏心脏介入专家提供与国内外专家开展交流研讨平台。
据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数据结果显示,每年在该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有6000多人,其中进行心脏介入微创治疗的患者有2000多人,约有200多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可以成功接受介入微创治疗。
交汇点记者 沈峥嵘 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