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整治,河道监管更是考验
河道整治完成,怎样守住成效——
比起整治,河道监管更是考验
我市河道整治完成后,怎样通过加强监管来守住整治成效?今年109条河道中,目前大部分已完成整治,比起开展整治工程,今后的常态化监管将更考验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16条河道上榜被住建部督办
用手机打开“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平台会显示南京16条河道的最新水质监测情况。
这16条河道分别是唐家山沟、友谊河玄武段、友谊河秦淮段、明御河、红花河、沙洲西河、沙洲东河、奥体北河、清江河、清江东沟、中保河、工农河、内秦淮河北段、外金川河下关段、秃尾巴河和玉带圩。前面13条已经完成整治,后面3条仍在整治中,河道的水质为轻度黑臭或重度黑臭。
从今年4月份起,住建部开通“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对全国重点河道进行挂牌督办。对上榜的河道,住建部和环保部除了将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受理公众举报外,还将通过卫星遥感进行监督。南京共有16条河道上榜,这其中有2016年完成整治的河道,也有今年要整治的河道。
完成整治为什么依然黑臭?
在住建部最近一期水质监测结果中,已经完成整治的唐家山沟、红花河、明御河等13条河道,水质依然是轻度黑臭甚至重度黑臭。已经完成整治,水质为何依然不达标?水务部门介绍,近期南京持续高温,河水水位较低,引水有限,“夏季通常是最容易出现水体黑臭的时段。”
水务部门介绍,完成整治和告别黑臭是两个概念,“就好像人治病,动完手术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出院,身体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调理。”专家说,南京雨污分流工程还没有全面完工,污水全收集还没有实现,生态引水等配套工程也没有完成,另外,还要进行长期生物治理,从完成整治到河道水质根本改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河道整治是三分建七分管
“黑臭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南京正在摸索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在河道整治中,关键一步就是“管”,即推行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创新管理举措。
怎样“管”?在南京,“河长制”已经全面推行,每条河道都有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负责河道的日常巡查。对完成整治的河道排口一一建立档案,防止污水偷排。在河道重点地段加装监控设施加强监管。此外,所有河道的沿河排水单位都要一一登记,建立排水、排污许可证,对偷排者严厉处罚。
“河道整治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保持河道整治效果,必须做到边建边管,一建就管。水务部门表示,会督促各区落实好河道的管养单位,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加强对河道的养护与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本报记者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