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蒜防肝炎?可别再信啦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7月2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4年与2006年相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降到了7%,但是中国依然是乙肝大国。肝炎防治误区多,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吴培主任医师为您拨开迷雾。
误区一:吃蒜可以防肝炎
很多人认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于是就用吃大蒜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这个“神奇偏方”真的可以吗?
吴培介绍说,由于夸大了大蒜的抗病菌作用,食用海鲜时佐以大蒜,吃日料时蘸一些芥末或醋就可以有效预防,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大蒜对于寄生虫有作用,但对于病毒绝对没有效果。而芥末只是一种调味品,有去腥或者增加食物口感的作用,并不能起到杀死病毒的功效。
吃蒜反而对肝炎病人极为不利,因为大蒜对肝炎病毒没什么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误区二:得了肝炎要多运动
有人认为得了肝炎以后,需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提高抵抗力,自己就能抵抗肝炎,这种方法可行吗?吴培介绍说,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运动非但不能预防肝炎,反而患有肝病的人应该注意休息,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肝炎病人进行剧烈的运动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的修复。
“虽然运动有利于控制脂肪肝,但是首先应该查明是否患有脂肪肝,进行血脂、肝功能、B超、活检等检查。在脂肪肝的治疗上,进行运动控制血脂,合理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吴培指出。
误区三:厌油厌腻就是得肝炎了
有人认为吃不下红烧肉,就觉得是得了肝炎,肝炎难道还有这征兆?吴培表示这是不可取的。虽然肝炎的表现症状是胃口不好和厌油,但是很多疾病都会有,所以不是绝对的。因此需要去医院抽血检查、黄疸的检查,肝部B超等系列检查。
吴培指出,转氨酶是关键指标,血液中转氨酶含量越高,证明肝脏被破坏得越严重。尤其是高出两倍以上,就需要警惕了。同时还需关注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还有黄疸。
误区四:肝区不痛就不是肝炎
肝区不痛怎会得肝病,吴培指出这是不了解肝炎的表现。因为肝外面有一层包膜,其容量有限,只有器质性病变比如长了肿瘤或者溃烂了,刺激到肝包膜时,就会疼痛了。比如吃了对肝脏有损伤的药,或者过量饮酒都会导致疼痛。但是肝细胞本身发生病变,并不会使肝脏膨胀,也就不会引起疼痛。
很多人谈“肝”色变,认为肝炎治不好,其实没有那么可怕。肝炎分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一般正常体检抗体阴性,可以通过打疫苗打成阳性。慢性就不一样,慢性乙型肝炎有10%左右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癌。但慢性肝炎人群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误区五:接触病患即患病
母婴传播是肝炎的一个传播途径,那肝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吴培指出,乙肝这种病毒性肝炎传播,它是不会遗传的。如果母亲是病毒性肝炎,就算感染也是在子宫内发生,不属于遗传。现在可以通过母婴阻断的办法,把这个感染给控制住,或者把它阻断掉,不让孩子生下来以后带上乙型肝炎。
另外,不同肝炎的感染是不同的,甲肝戊肝是通过吃了携带者的食物或者被污染的海鲜等感染的,而乙肝和丙肝则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不洁的性生活传播等。
通讯员 吴昕瑶 刘敏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