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坚守的城管人
户外工作时的温度已经超过了45℃。






中国江苏网7月24日讯 连续的35℃以上高温,让南京城彻底变成了“火炉”,就在网友们感慨“全靠空调续命”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人们的出行通畅、为了道路整洁、为了城市环境,一直暴露在烈日炙烤下。他们没有空调、没有电扇,任由汗水流淌,任由太阳烧灼皮肤……他们是城管,那一幅幅高温下坚守岗位的画面,成为酷暑中一道令人感动的风景。通讯员 黄欣 记者 仲永 胡亮 摄影报道
城管队员在路边将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健园路上的一家五金店将水泥黄沙摆在了路口,城管队员在查处。
庐山路环卫工张生林烈日下保洁。
许孝和章美龙在检修路灯面板。
南苑街道城管队员 一个上午换了4套衣服
沃秋实是建邺区南苑街道的一名城管队员,21日中午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换了当天的第四套衣服。“天太热了,衣服湿透了穿在身上难受,就多带几套换着穿。”这是沃秋实在三伏天里总结的户外“工作经验”。
沃秋实日常工作是督查辖区内的停车秩序,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随着查处力度的加大,现在辖区内机动车违停已经好多了,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反倒成了大问题。”如今,沃秋实每天都要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共享单车停车秩序的治理上。
在南湖路欧尚超市附近,人行道上停了上百辆各家公司的单车,有的车头朝外、有的车头朝里、有的甚至占用了盲道。“一大早整理过一次了,才半天又乱了。”一边说着,他与同事们一边又动手将单车重新摆放整齐。
沃秋实告诉记者,每次共享单车太多,实在摆不下了,“街道都会通知单车公司,要求他们来人将车驳走。如果半小时内不见来人,我们就自己找车将车子全部拉到停车场去。”然而,每次等待的这半小时,沃秋实都要与同事们在烈日下炙烤。
南苑街道将整个辖区分为4个大网格,每个大网格内再细分数十个小网格,每名城管队员都要包干一条或几条道路,平时的主要精力放在精细化管理上,店家的门前三包、道路的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的规范等等。虽然气温持续攀升,但队员们的工作没有停歇。记者注意到,每名城管队员外出巡查,随身都会带“三件宝”:小铲刀、喷水壶和喷漆壶。据介绍,这“三件宝”都是专门针对小广告的,先拿水一喷,再用小铲刀铲,就能把牛皮癣铲掉。有些小广告是喷在墙面或者路面上的,就用喷漆覆盖。
路灯管理处奥南维护所维护员
摘下安全帽汗如雨下
21日上午10点,南京市路灯管理处奥南维护所的维护员王吉林带着两位同事许孝和章美龙,正在岱山新城附近的天保桥路上对路灯进行日常维护,一盏灯检查完,走下伸臂车的许孝和章美龙已经汗流浃背。记者注意到,许孝摘下安全帽的那一刹那,头上的汗就如下雨一样流了下来。
王吉林所带的班组一共3人,负责4个片区近13000盏灯,“每四天就要将这些灯具巡查一遍,做到每盏灯都要见面,每个控制面板都要打开检查。”考虑到近期持续高温,维护所调整了工作时间,上午早点上班,晚上迟些下班,尽量避开中午最热的时段,但即便如此,上午10点左右户外的工作环境都超过了45℃。
许孝今年24岁,进入维护所3年不到,已经成了所里的业务骨干,他告诉记者,天气再热,安全帽必须要戴,安全带必须要绑,“安全帽不透气,更不吸汗,里面的橡胶箍套在头上非常紧,汗水都淌不下来,摘帽子的时候就跟下雨一样流下来了。”除了安全帽必须要戴之外,维护员还要穿长袖长裤,“我们大多时候带电作业,全棉的长袖衣服可以防止电火花烫伤皮肤。”许孝解释说。
当然,长袖长裤现在看来还有更大的用途。“天气太热,我们下午工作时间调整到3点到夜里11点,特别是晚上7点半亮灯之后,树丛草丛中的蚊虫特别多,长袖长裤可以尽可能地将身体保护起来。”即便将防护措施尽可能做到位,但蚊虫依旧防不胜防,“每天哪个人身上不被叮咬好几个包,所以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必备风油精。”王吉林说。
庐山路环卫工
打扫马路时穿着鞋都烫脚
来南京8年,也在建邺区庐山路当了8年的环卫工人,南京也成了张生林的第二故乡,在建邺区庐山路上,北起河西大街南至白龙江东街,虽然这段路只有200多米距离,但道路两边整个扫下来需要3个小时。
昨天上午10点30分,记者在庐山路上见到张生林时,她正在太阳下用毛巾擦着从脸颊上流下来的汗水。她告诉记者,还有一会她就能扫完整个负责的辖区,这也是今天的第一遍“扫街”,下午还会扫一次,其余时间,只要来回打扫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路面看上去就会很整洁。
虽然天热,但一丝不能放松,不过和之前相比现在路上随手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了,路面也比之前好打扫多了,但只有这短短200米的距离,一天也能扫出两三轮车的垃圾,张生林指着装垃圾的三轮车告诉记者。
在车子的边上记者发现有一个大瓶子装的水,张生林称这是她从家里带的绿豆汤,早上带来时,有满满的一大瓶,但中午之前必须要全部喝完,因为天太热,要是放到下午就馊了,好不容易煮出来的浪费也挺可惜。
一边告诉记者张生林一边往自己的鞋子倒水,把整个鞋子都打湿了,张生林称,不打湿不行,扫完整条马路要在路上不停地走,现在还好没有到太阳最厉害的时候,但也要预防,到了中午穿着鞋子都能感到地面烫脚,经常把鞋子打湿可以有效地预防烫脚。
从早上5点到11点10分,下午2点到6点,这段时间张生林都会出现在庐山路上不断巡查,路上的垃圾也总逃不过她的法眼。她告诉记者,春秋还好,现在每天晚上回家,衣服后面的汗干了后,会有一层盐渍,而这些盐渍经常会把背上的肉渍得疼。
嘉陵江东街收费员
在马路上一周能喝一大桶水
“一天可以开单三四百次,一条路上也要跑个近百趟。”在建邺区嘉陵江东街路边停车场,记者见到了正在收费的刘师傅,这段路也是她的主战场。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道路上没有可以给她遮阳的地方,收费员只能在路上来回跑,好不容易有个空当才能躲到树荫下。
记者见到刘师傅时,已是上午11点,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她来回跑了5趟,开了5张收费单,刚坐下刘师傅就拿起一个大大的水杯倒水喝,称这是单位给发的福利,一个星期一桶纯净水。这桶纯净水放家里一家人能喝半个月,但在马路上一个星期她就喝完了,有时还不够,不够的时候就只能家里烧开了水放凉,再装进纯净水桶里面。
刘师傅告诉记者,其实来回跑并不怕,最怕是大太阳,在这个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在太阳下来回走一天,要在这段路上来回个近百趟,真是把人晒得一点儿脾气也没有。
不过现在有一点好了,有了停车收费的POS机,就算停车之前不给,但可以走到停车处把车辆信息上传,之后也可以支付。但在几年前,还有一些人你只要跑慢一点,他把车停好就走了,不给停车费,走的时候油门一踩也找不到人,就收到不停车费。
工作间歇,许孝一口气喝完了一瓶水。
一名城管队员的话
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对于城管队员来说,工作中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支持和理解,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就像烈日下的一把遮阳伞、一瓶矿泉水,给高温下的城管队员们清凉和慰藉,越了解,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