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热不想出门?送你“外卖攻略” 拼单拆单、抢“粮票”、跟老板撒娇……



天气炎热,南京的外卖点单量激增。足不出户就能吃遍美味,但是你知道怎么才能以实惠的价格点到外卖吗?拼单拆单、抢“粮票”、跟老板撒娇……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一批外卖达人,为你总结“酷暑天外卖攻略”。实习生陈姝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柳扬
巧用微信群,多多领“粮票”
在南京软件谷上班的黄小姐是个外卖狂人。嫌公司食堂不好吃,她基本上一半的午饭是靠外卖解决的。黄小姐告诉记者,公司像她这样爱叫外卖的人不少,因为很多外卖平台在点单完毕后,分享到微信群就可以领取抵用券——“粮票”,因此,每天有不少人会在同事群里分享外卖红包。所以,她养成了一个习惯,点单之前先看微信群。
“我有三四个微信群,每次一到饭点就有好友分享外卖平台的红包,一般我能领到三四个红包,总额有二十块上下。不过,每个红包有自己的使用限制,比如夜宵专用、下午茶专用什么的,但只要用得恰当,一份餐便宜个几块钱还是有的,挺实惠。”
利用微信群找优惠,理工大学生小欢也有自己的心得。如果你经常点某一家的餐饮店的外卖,其实可以进他们家店老板组建的微信群,一般用餐时间,老板都会在其中发布一些今日特价的信息,还会发红包什么的。
凑单拆单,灵活使用满减优惠
满减是很多外卖平台常用的促销方式。比如满20减6元、满40减15之类的,目的是鼓励消费者多点单,提升销售额。对于商家设置的这些满减规则,外卖党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我前天点了一份日式便当,28块一份,如果单点这一份不算配送费就是28块。但因为看到这家店满30减8元,我又凑单多加了一份5块钱的猪排,反而变成了25块。”外卖达人吴小姐告诉记者,除了一家店多点,还可以喊同事一起点,凑单到一定金额可免送餐费。
跟凑单相反,有的时候可以把同一家的订单拆分开来。“送外卖的时候打电话才发现两份订单的外卖出自同一个人,看单子才明白原来是为了优惠更多。”城东一个外卖小哥告诉记者,有的店设置一两种特价套餐,每个人只限点一份,所以虽然家里有两个人吃,但会拆分成两个单子。
“还有就是,有的店会同时推出两种优惠,特价套餐和满减金额,这个时候可以比较下,究竟怎么下单才更优惠。因为往往点同一份饭,价差好几块。”吴小姐说。
“批发式”预定,价格优时间准
一般人订外卖就是中午定中午餐,晚上就订晚餐。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外卖也可以提前进行“批发式”的预定。有人会在一周的开始就定好一周所有的餐,以此获取更多的折扣。
“我最近在刷脂,食堂和普通的外卖过于油腻,学校旁边有家专门做轻食的外卖很不错,主要是蔬菜水果加水煮的鸡胸肉,用油醋凉拌以后很清爽,卡路里也比较低。不过,一餐轻食要40多块不便宜,但是如果一次定五餐以上就可以打八五折。”健身达人小张告诉记者他定外卖的小窍门。
“我上周日就把这一周工作日所有晚餐定好了,全部是在一家店订的,原价210块,一餐42块,这样定可以打折,优惠到33元一顿,还是比较划算的。”不仅价格便宜,这样的提前预定还能保证送餐时间,而且能督促自己不要乱吃。
限时抢购,不同平台要比较
点外卖有时候跟买菜一样,同样的菜在不同菜市场价格可能有所差别。横向对比下外卖平台的折扣力度也可能帮你节省银子。南大学生小陈姑娘总结说,外卖平台上限时抢购区是最划算的。“之前我还没发现这个诀窍,有次想点炸鸡吃,突然发现那家店原来卖三十多的炸鸡现在只有九块九,上面写了个限时抢购,后来我才发现首页有这个专区,有时候不知道吃啥就到里面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手机里还下了好几款外卖软件,多比较一下哪家更实惠,或者看看今天的优惠区里有没有我想吃的。”
留言夸赞老板,额外获赠饮料
对于一些独立小店,在点单的时候,跟老板“撒撒娇”也会有意外收获。
“想念你家的饭饭,无心工作被老板骂了,求安慰。”“最美丽最漂亮的老板娘,你炒饭的身影总在我面前浮现,多给点?”“朋友圈里被你家的肉肉刷爆了,请老板赔偿我的流量费。”城南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向记者展示一些有趣的外卖订单,备注区的留言让人忍俊不禁。老板说,有时候看到这些留言,他会“任性”地赠送饮料。
“大肚孕妈中午梦见了你家的炸鸡,决定点餐的时候宝宝也蹬了我两脚表示兴奋,帅哥老板,你看咋办?”“连吃了三天炸鸡,感觉自己已经成了黄鼠狼,求索赔。”江宁一家炸鸡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对于顾客在留言中的“撒娇”和“卖萌”,有时候她真的会“多给一点”。
“送过饮料,送过啤酒,送过鸡蛋,送过香肠。有一次,我没有点外卖,却送来了一份,原来是经常点的一家店邀请我试吃他们家的新品。”外卖达人小郭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在点外卖的时候在备注里写一些段有趣的段子。“其实是为了好玩,觉得外卖小哥也蛮辛苦的,希望他们看到能开心一下。没想到,会被额外照顾,感觉挺不错的。”
吃冷饮也有诀窍
你吃的冷饮真是“进口”的?
天气这么热,吃个冷饮降降暑吧。除了国产冷饮,如今进口冷饮也越发走俏起来,扬子晚报记者7月12日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仅苏州口岸就进口冷饮10批次、35.7吨,共计18.56万美元。进口冷饮的价格可不便宜,如何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进口货呢?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来教你。
判断冷饮真实身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查看产品标签中的产地信息,产地标示为某一外国国名,或某一除我国大陆之外地区名的,就可认定为进口冷饮。而不管品名如何“洋气”,或者生产商为外国公司,只要产地标示为中国某地的,都属于国产冷饮。如果预包装进口冷饮没有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中未标示原产国(地区)的,该产品则可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
记者了解到,全国口岸去年共进口冷饮2.18万吨,其中来自法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量最大,占进口总量的52%。进口冷饮受追捧是因为口味胜过国产冷饮?其实口感完全是主观感受,这样的认定有失偏颇。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吃冷饮需适度,否则可能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引起肠胃不适。
通讯员李卫红陈健赵亚峰胡蓉榕扬子晚报记者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