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聚焦富民新理念 答创业四问解富民之题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付 奇 杭春燕   2017-07-11 06:56:00

  近年来,我省创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创业活力加快迸发,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新登记私营企业数的增幅都在30%左右。不过,从收入结构看,我省居民经营性收入偏低。拉长短板的根本办法,就是抓好自主创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动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李强要求,以推动自主创业为突破,释放财富创造的巨大潜力,同时提出了“创业四问”。

  一问:谁来创业?

  今年35岁的邵丹薇出身“草根”,曾打工攒学费。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她去万帮金之星车业集团做销售顾问,6个月便成为“万帮”最年轻的总经理。2014年邵丹薇创立万帮新能源集团,目前已成长为国内出货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

  姜方俊2008年获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计算机硕士,回国后又在世界500强企业任高级工程师。因为“不安分”,已在上海安家的他回茅山老区,流转土地开办“一号农场”,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今年5月,邵丹薇、姜方俊与其他18名创业小伙伴一起,荣获2017江苏“青年双创英才”称号。

  如果说,就业者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那么,创业者就是生产要素的组合者。全社会创业的人越多,生产要素的组合就越活跃越丰富,就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撬动社会财富呈几何级数增加。从我省实际来看,大学毕业生、企业骨干、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海归、返乡创业者五类重点群体具有代表性,创业的成功率高、带动力也大。

  “新时期创业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善于创造新业态、新需求,创业才更容易成功,因此这五类重点人群更容易创业成功。”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建议,各地应根据省委书记李强的报告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让“想创业的人能创业、会创业的人创成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

  二问:创什么业?

  在东南大学科技园,南京海善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冯宏星向记者展示了“海上气象传真机”,这款产品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2/3。在淮安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全氟离子膜,企业生产额从1000多万元增至4亿元。位于泰州中国医药城的硕世生物科技,成为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监控方面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我省大力推行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期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名列全国前茅,成为创新创业的前锋。”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

  创业要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省委书记李强在省委全会上要求,创业要顺势而为,这个“势”主要就是产业发展的大势。他认为,现在,立足科技创新、依托互联网、围绕现代农业、基于特色产业、适应新消费需求、发展分享经济的创业,空间大,机会多。

  2014—2016年,海安成功举办三届“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72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92个,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台(套)产品近50个、国内首创产品120多个。南通市副市长、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介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引导创业者对接产业发展趋势,选准创业项目,同时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

  三问:到哪儿创业?

  “创业真的多亏了母校。”去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王亚楠组建公司,开发、销售真人密室逃脱智能硬件。他幸运地击败众多申请者,入驻江苏大学创业孵化基地,5年免租金。

  位于繁华路段的镇江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原本是一家5层楼的宾馆。如今,一间间客房“变身”一家家公司,原来的宴会厅成了大学生的创业苗圃。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入驻,租金、水电、网费全免。这种运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总结为“盘活资产发展众创空间的镇江模式”,得到国务院的肯定。

  实践表明,在资源要素浓度高、创业成本相对低、距离目标市场近的地方,创业的活力总会表现得更为强劲。要顺应这一规律,就需着力打造各类服务平台。在浙江,义乌工商职业学院就是以创业服务为主的学校,因靠近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全校90%的学生当电商,有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成为“百万富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省明确,大力推进培训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大学全面开设创业辅导和创业实训课程,探索互动开放的创业教育模式,鼓励和支持大学创办创业学院;支持发展社会创业培训机构,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创业孵化载体等。

  四问:怎样激发创业热情?

  人们都说“江苏人守土恋家,喜欢安稳、不愿闯荡”。实际上,江苏人的血液里不乏创业“基因”。

  去年以来,徐州举办了以“赢机会、赢支持、赢未来”为主题的“赢在徐州——中国徐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教授创业、职业技能、科技创新、青年电商等15项分赛事相继成功举办。由于宣传到位、组织精心,大赛激发了各个社会群体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上有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有十几岁的中职学生;既有享誉世界的“诺奖”得主外籍院士,也有普普通通的产业工人、农家妇女,直接参赛人数突破20万。

  徐州市人社局局长翟彩霞说,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只有重视创业精神、创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才能使“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成为人们的追求。

  推动创业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载体和抓手,除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各类创业竞赛外,还可以举办一些创业讲堂、创业论坛,大力开展“创业江苏”系列活动,让创业文化成为一种有形的标识,更好发挥创业文化的催化剂作用。 本报记者 付 奇 杭春燕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