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今夏“蚊子军团”来势汹汹 病媒生物实验室专家送上“消杀秘籍”

来源: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作者:薛玲   2017-06-02 09:03:00

  蚊子独白

  我叫白纹伊蚊,就是你们人类口中常说的“花蚊子”。我知道你们人类相当不待见我,但蚊也有蚊的无奈,我也很想和我的兄弟们一样,只吸食植物汁液过活,但我的“蚊生”注定了在“结婚”后迎来转折。听老辈们说,人血里含有一种物质,吸食人血后这种物质能促使我的卵巢发育成熟,你看,承担着家族“传宗接代”任务的我,就这样无奈地成为了一只“吸血鬼”。在南京,我们花蚊子的家族势力虽不及淡色库蚊(就是右下方那家伙),但与只在夜晚活动的淡色库蚊相比,可以全天活动的我们,实力更不容小觑。作为一枚挑剔的“吃货”,我们的进餐时间也颇为讲究,一般为日出前一两个小时,以及日落前两三个小时。

  南京的天气说热就热,恼人的蚊子更是“来势汹汹”,为了驱蚊、灭蚊,不少市民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可明明家里放了驱蚊草,为什么还有蚊子嗡嗡地飞来飞去呢?为什么擦了驱蚊水,还是被蚊子叮呢?在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病媒生物实验室,一群把蚊子研究得透透的专家将为我们送上简单又有效的蚊子“消杀秘籍”。通讯员张丹桂张繁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薛玲

  市民烦恼

  家里成了“蚊子窝”

  “自从天热了以后,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家住南京龙江的王女士最近被蚊子搞得有些烦。王女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她家在六楼,往年虽然家中也会进蚊子,但一般也就三四只,“今年蚊子特别多。”王女士说,每到傍晚时分,天花板上就歇着好些蚊子,一通追杀以为全打完了,结果睡觉时耳边又嗡嗡作响,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打蚊子。“我把家里的纱窗全换了,还是没什么用。”王女士告诉记者,跟邻居一交流,发现不少人家都有这样的情况。

  今夏蚊子可能更多更凶

  今年4月份的监测数据显示,南京蚊虫密度较2016年同期上升了约40%。不过专家也表示,蚊子繁殖会受到气温、雨水、繁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看天收”。据悉,南京每年有两个时段是蚊子出没的高峰期,其中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而另一个高峰期在9月份,26℃-32℃是蚊子最佳的繁殖温度,如果6月份持续高温,而且雨水也比较多的话,蚊子将可能会更多、也更“凶”。

  你问我答

  A

  黑夜里蚊子如何“下口”?

  通过追寻二氧化碳找到人

  有人开玩笑说,蚊子找血管的本事比天天帮人打针、挂水的护士都厉害。其实蚊子并不用眼睛寻找“猎物”,而是通过追寻二氧化碳叮人。在黑夜里,蚊子最初的飞行可能是随意的,可当它们的“感觉毛”上的二氧化碳感受器,接收到空气中某些地方二氧化碳气流时,便会向这股气流飞去,并精准降落到人体皮肤上。专家介绍,蚊子的“感觉毛”能在离人体15米远的地方探测到二氧化碳气体。

  B

  蚊子爱咬哪些人?

  汗腺发达的人受“青睐”

  皮肤嫩的,血液甜的,O型血、B型血容易招蚊子,是真的吗?其实这种说法没科学依据。蚊子依靠二氧化碳来追踪“猎物”的特性决定了,汗腺发达的人,更易招惹蚊子。此外,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常成为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色、红色、绿色。小孩容易被蚊子叮,并不是因为肉嫩,而是由于新陈代谢快。爱美的女性也要注意了,由于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种),所以化妆的人蚊子也是很“喜欢”的。

  C

  蚊子的危害有哪些?

  会传播致死疾病

  蚊子的嗡嗡声招人烦,但更可怕的是,蚊子会传播一些致死疾病,比如黄热病、登革热和乙脑等。尤其近来的寨卡病毒,也是通过蚊类传播的。为了更有效的防蚊、灭蚊,连云港区域性病媒生物监测实验室,成了口岸蚊类“研究所”,并利用二氧化碳蚊虫采样器进行捕捉,将蚊子做成标本陈列在橱窗里。该实验室也是江苏检验检疫局规划的三个区域实验室之一,今年除了监测蚊类及伊蚊卵,还有鼠类及体表寄生虫、蟑螂等病媒生物。

  灭蚊驱蚊秘籍

  1

  家中无用积水要及时清除

  掌握了蚊子的生活习性,也就意味着可以拥有高超的捕捉和扑杀技巧。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媒介实验室专家余真真表示,当蚊子的幼虫——孑孓还生活在水中时,便可以通过填平低地,疏导积水,清理存水的器血,让幼虫无处生存。要想不受蚊子的骚扰,简单说来就是要保持居室的整洁、干燥,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尤其需要提醒市民的是,不少家庭都有水生植物,为了防蚊,这些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应换水一次,并注意容器的清洗。

  2

  驱蚊水涂在皮肤上才管用

  外出的时候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不少人都习惯喷洒一点驱蚊水。余真真介绍,驱蚊水有一定的防蚊作用,但有的人喜欢涂抹在衣服上,这样一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驱蚊水涂抹在皮肤上,是依靠人体温度发挥蒸腾作用,形成类似的保护屏障,而涂在衣服上则无法产生蒸腾。也有的市民会购买驱蚊草,其实作用也非常有限,除非将驱蚊草揉碎,让有效物挥发出来。余真真表示,如果想在睡觉时免受蚊子的侵袭,蚊帐等物理方法更有效。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