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花钱不用“钱” 无现金社会来了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赵伟莉 沈峥嵘   2017-05-25 07:43:00

  不带钱包带手机 不数钞票输密码

  从贝壳到金银币、再到纸币,“钱”变得越来越轻薄。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刷手机乘公交、买菜购物、缴水电费……日常生活中使用“现金”的场景,逐渐被手机刷刷刷取代,“无现金社会”渐行渐近。

  你有多久没带钱包出门了

  今年4月1日,市民陆先生到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通过一部手机,就完成了挂号、缴费、取药等全过程,没有使用一分钱现金。继深圳之后,镇江成为全国第二个医保移动支付城市,镇江人到医院看病,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够了。

  家住南京河西的何敏哲习惯夜跑,看到路边有卖水果的,用手机扫码支付,大半夜也能捧个西瓜回家。在南京新街口工作的银行职员陈春晓,每天都会趁午休逛逛街。“买个奶茶、煎饼,都不需要现金。”他说,我真不知道多久没带钱包出门了。

  手机支付,极大方便了消费者,也方便了商家。在南京四条巷,卖馄饨30多年的吴师傅,自2014年贴上收款二维码后,每天八九百元的流水中,有四成“刷进”了手机。全国累计收款码申请用户量排名中,苏州名列第7、南京第11。业内人士分析称,收款码的申领数量,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地方小微经济的活跃度。

  在江苏,到政府部门办事也可以不带“现金”。去年底,集合10万项便民服务的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试运行,江苏人无论找哪个政府部门办事,都可网上“一站式”办妥。这是省政府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其中,通过引入支付宝核心的实名认证和支付能力,依托政务网建设的财政统一支付平台,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政务支付宝”。记者了解到,江苏“互联网+政务”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在统一支付平台建立以前,南京人平均每天有10万人次在支付宝上查询社保、进行医保缴费,每天有1000笔交通违法罚款在支付宝上完成。

  信用数据助推诚信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国的移动支付获得飞快发展,也推动了“无现金社会”的进程。

  技术应用的背后,是精准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够对个体进行画像。当个体越来越多的活动出现在网络中,那么从海量的数据分析中就可以对其信用作出判断。对于用户来讲,“无现金”也意味着个人信用数据的累积。共享单车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表示,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用户,就可以不交押金使用小黄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无现金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在信用数据方面的累积,最终实现信用社会。”

  “‘无现金’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数据的有效累积。”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受访时表示,征信成本居高不下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症结所在,无现金社会或许能够带来一丝曙光。“海量的数据积累,可以带来金融业态的改变。有了移动支付沉淀下来的数据,小微商家就能获得更好的金融信贷支持。”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表示。

  “无现金化”,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省社科院研究员方明认为,传统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未来必将呈现竞争合作、博弈互动、融合渗透的复杂多样的态势。银行应该继续深挖“移动服务”优势,改善手机银行功能,使用户更加便捷地使用各项功能。此外,完善积分规则,充分宣传优惠信息,增加用户黏度。

  无现金社会更需要法规保障

  技术强势也带来一些担忧,比如用户隐私、资金安全等。“如果我所有的行为都在后台数据上,那岂不是太恐怖了?”采访中,很多习惯于“无现金支付”的市民表示同样的担忧。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尽管目前还不能说中国已进入“无现金社会”,但是移动支付趋势越发普及,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基于目前的趋势来看,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消费金融产品成为主流支付工具的概率更大,而此类工具并未被统计到央行货币口径之中,导致货币统计口径小于真实购买力。” 薛洪言认为,央行应该充分认识“无现金社会”对于货币供应统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挑战,避免通胀和货币政策失调。

  薛洪言认为,无论何时,现金货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由于用户行为的偏好,并不是所有货币持有者都能够接受以及使用电子化交易;另一方面,在开放的虚拟网络下,技术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交易记录虽然可追溯,但也易被篡改。”

  “无现金社会”同样需要防范道德风险,需要更为完善的法律以及更高效的执行力。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小冰建议,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和行业标准,一方面,保障公民隐私和账户安全,减少隐私泄露和防范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一旦发生资金支付安全问题,公民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报记者 赵伟莉 沈峥嵘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