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多有韧性的宜居城市
中国江苏网5月21日讯 19日,“2017世界城市峰会”在苏州闭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及杰出青年领袖、行业专家共300多人与会,为城市发展寻求共识,达成《苏州宣言》。
《苏州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倡议,呼吁城市领袖、商业团体、居民携手参与城市管理,建设更多有特色、有韧性、可持续的宜居城市。
城市不能丢失文化与灵魂
与河道并行的石板路、枕河而建的老房子、临河的镂空花窗……小桥流水的平江路诠释着老苏州的独特韵味;与之相隔不远的苏州工业园区,则是一座时尚摩登的现代化新城。此次城市峰会期间,近百位外籍嘉宾在苏州考察,近距离感受苏州古典与现代曼妙结合的双面气质。
经济总量早已突破万亿元大关的苏州,始终小心翼翼在保护城市整体风貌与提升城市现代品质之间寻求平衡。过去30年,苏州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和谐发展,逐步开发新的中央商务区,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让生态得到修复,又通过创新社会政策融合外来人口。
“古城保护得好,新城发展得快,这是苏州获得第三届‘李光耀城市奖’的原因。”苏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徐克明说,早在1986年第一轮城市规划中,苏州就提出全面保护古城,“跳出古城、发展新区”,这一理念贯穿苏州发展历程。
“很多城市在发展经济区域与工业中心时,会遗忘城市的灵魂与文化。而正是文化遗产给予城市独特的个性与真实性,并且可以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在全球化的今天,为市民提供认同感与自豪感极为重要。”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教授泰勒说,苏州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
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的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刘太格介绍,新加坡是个年轻的国家,最老的建筑也就60年左右,但新加坡通过建立不同文化的民族集聚区,让市民在社区中获得身份感和归属感。他认为,中国很多城市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彰显城市独特气质,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组团式布局让城市有韧性
气候变化、人口迁移、经济压力、外来移民等问题让城市的基础设施面临压力,自然环境受到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取决于领导者与人民如何应对挑战,增加建筑环境、自然环境、城市政府和当地社区的韧性。本次城市峰会上,与会者提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城市韧性。
刘太格举例说,新加坡面积仅700多平方公里,但分成5个片区、26个卫星镇和若干个社区,政府按人口比例将公共服务及相关配套一层层分享下去。能在社区得到的服务,就无需前往镇上。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这一做法。在园区,只有不到2%的道路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街,64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上没有商店,取而代之的是围合式、多层级商业区。开门七件事,都能在社区“邻里中心”办完。既方便居民,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这种组团式城市布局中,不同单元之间紧密联系,每个单元都能自给自足,可极大提高城市的韧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分析,和投资的道理一样,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城市的资源应分散化,产业结构应更加多元化。部分城市对采矿、石油等单一产业依赖性极高,很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
平衡经济增长与城市宜居
“20年前,你去麦德林,别人可能会告诉你:晚上千万别出门。但现在,200多万市民正享受那里的日日夜夜。”继苏州之后,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获得第四届“李光耀城市奖”,麦德林的代表塞萨尔埃尔南德斯说,当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重视教育,提高城市安全,从世界最危险的城市之一变成宜居且充满创新思维的城市,这给发展中城市带来希望。
城市化浪潮引发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其中,既有历史原因等引发的个性问题,更多则是由于资源过度集中,导致中心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继而引发交通拥堵等共性问题。来自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代表穆罕默德阿尔谢赫说,马斯喀特1970年人口仅5万,而现在已有1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3%。
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的普及,为“去城市中心化”提供技术支撑。在苏州,“智慧城市”建设正积极推进,乡镇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享受不少和中心城区一样的服务。与会代表表示,城市发展面临共同挑战,需要集结全世界的智慧共同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借鉴学习。
作为全球城市迎接挑战、寻求解决方案取得的重要成果,《苏州宣言》提出四点建议:
动态的城市治理与长期综合的总体规划,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则;平衡各方权益、有效利用城市建筑与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系统化创新并灵活应用,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宜居平衡的有效手段;增强城市面对社会压力与自然环境动荡时的协调性,需要城市领袖和社区民众共同参与和实践。
本报记者 孟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