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竹西街道有个“春涛法律服务中心”
“老何,赶快帮我想想!”前不久,家住鸿福二村的老陈和寿险代理人产生分歧,一早就敲开扬州竹西街道安平社区“春涛法律服务中心”的大门。
老陈口中的老何是长期热衷公益事业的“草根律师”——“春涛法律服务中心”组建者何春涛。多年来,他通过法律知识帮助弱势群体感受到公平正义。2011年至2016年,何春涛累计义务代理法律纠纷800多件,避免了9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每年“315”也是何春涛最忙的时候。“别急,慢慢说”,何春涛一边安抚老陈的情绪,一边仔细翻看材料。“这是我刚买的保险,代理人承诺连续五年每年缴一万元,书面合同上却成了‘十年’。”老陈东拼西凑刚缴纳一万元。
“保险合同一签订就有了法律效应,口头的承诺没有说服力。”何春涛多次登门调解,最终,保险代理人同意撤销合同,老陈的心事才终于解了。
类似的事,何春涛每天都会遇到,每一件他都耐心地听、认真地办。竹西街道安平社区特殊群体较为集中,对于低保户、残障人士、重症患者等来讲,一笔开销、一纸合约或是一起事故,都可能成为家庭的繁重负担。
实际上,何春涛通晓法律也是从自我维权起步的。上世纪90年代,何春涛为维护自己和45户居民的合法权益,先后经历两场官司,时间跨度超过5年。此后,他系统学习法律,以法论是非,仗义辩曲直。
2004年起,何春涛受聘为安平社区义务法律顾问。十多年来,年均接手案件上百起,维权金额上千万元。“不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何春涛强烈感受到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渴望。2009年,他牵头组建“春涛法治工作室”,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如今,何春涛“红”了。这个“红”,既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代名词,也因“名人效应”种下“能量种子”。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法律志愿者关注并加入维权志愿行动。
去年底,春涛法治工作室正式更名为“春涛法律服务中心”,成为扬州首家公益性法律服务社会组织。中心聘请5名法治志愿者、5名驻点律师、5名专家律师,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结合涉法涉诉信访辅助纠错机制,推动化解涉法涉诉疑难案件。“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而我们的宗旨不变——你的烦恼,我的共鸣;你的权益,我的责任;你的追求,我的行动;你的快乐,我的目标。”阳光下,何春涛笑得格外开心。 孙志鹏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