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也会“撞脸”,吃错就麻烦大了
大厨做出的野菜色香味俱全,小朋友们都要流口水了
琳琅满目的野菜佳肴
扫码回看直播
每年春天,当春笋冒出尖尖小头,荠菜舒展出柔嫩叶片,马兰头也哗啦啦从地里冒了出来,南京大爷大妈们就闻风而动,挎着篮子,带着小铲子,浩浩荡荡奔赴郊外去挖野菜了。不过,怎么甄别野菜?野菜做法有什么讲究?4月14日,南京中山植物园第八届野菜展开幕,现代快报/ZAKER南京现场直播,邀请植物专家和高级厨师来细说野菜里的“门道”。截至记者发稿前,已有超过2.2万网友在线观看了直播。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冉 见习记者 舒越/文 赵杰 马晶晶/摄
今春野菜长得快 当季吃最美味
4月14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中山植物园温室广场看到,近70盆野菜整齐地排列在展台上,其中既有清香怡人的金银花、野蔷薇、野菊花,也有气味浓烈的鱼腥草、紫苏、薤白;既有“相貌”平平的碎米荠、繁缕;也有“美貌”动人的紫云英、桔梗;既有广泛食用的荠菜、马兰、芦蒿,也有难得一见的芦芽、菊苣。
“今年还在园内新发现了留兰香,又叫绿薄荷,可以直接泡茶,有提神的效果。”中山植物园植物专家李冬玲介绍说,留兰香嫩枝、叶还可以作调味香料食用。
李冬玲说,这个冬天温度高,所以野菜普遍生长得比较快,比往年提前两周左右上市。“我们吃野菜多是吃嫩头,所以讲究时令,当季吃才最美味。像马兰头、苜蓿头、枸杞头,南京人在早春的时候吃居多。夏天吃根茎类的植物,如木槿的花果,秋天则适合吃桔梗、牛蒡这些植物。”
野菜也“撞脸” 吃错代价大
对于野菜,可能许多年轻人并不“感冒”,“不认识”是首要原因,特别是一些长得像的野菜,闹出笑话事小,吃得不对引起身体不适,那代价就大了。
据李冬玲介绍,比如水芹和毛茛就因为“撞脸”,经常被市民认错,久而久之,毛茛有了个别名叫“野芹菜”。“水芹菜和野芹菜最明显的区分标志是茎上有没有茸毛,野芹菜的茎上是毛茸茸的,而水芹菜没有。”李冬玲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水芹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多吃有降血压、血脂等功效;不过,毛茛就显得很不“友好”了,因为它含原白头翁素,有毒,误食后会导致舌头麻、呕吐、腹泻等,对心血管也有一定损害。
“南京人最爱野味之一的苜蓿头和三叶草也长得像。”李冬玲说,苜蓿也有三片叶子,不过它“个子”长得高、叶片大,而三叶草的特点是主根短,叶片小。苜蓿头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食用,比如红斑狼疮患者,一定要禁食,因为苜蓿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野菜入口 要“挑三拣四”
野菜尽管受宠,可由其引发的事故也不少。李冬玲提醒市民,采摘时一定要“挑三拣四”。“有很多野菜含有一定的毒素或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因此,对于不认识、不清楚、来路不明的野菜千万不要食用;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受污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其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不要采食。”
“此外,吃野菜也大有讲究。”李冬玲说,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用方法,有些野菜适宜生食,例如苦菜、婆婆丁等;有些野菜如荠菜、马齿苋宜熟食。“最重要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尝尝鲜足矣,不要把它当作日常蔬菜食用。”
大厨上阵
做出 “野味全席”
认识了70多种野菜,回归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怎么做?在野菜展现场,数十种已经洗净的野菜,等待着大厨们巧手做出野味盛宴。“这次主要为大家做三道大菜——野荠菜烩口蘑、芦蒿香干和蒲公英炒鸡蛋。”南京钟山风景区琵琶山居厨师长邵明飞边倒油热锅,边向围观市民介绍。邵明飞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野荠菜味甘,而口蘑味道鲜美,两者“浑然天成”,口感细腻软滑,可宣肺解表,益气安神。
“挺不错的,以前还没尝试过,今后可以在家自己做做看了。”市民倪女士笑着说。
在南京上班的市民赵镌,带着自己80多岁、刚从兰州来旅游的老父亲,到野菜展品品南京的野味。赵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都觉得西北的野味做法和这里的有些不一样,不过味道都“很赞”。“我的家乡兰州经常吃的野菜是苦苦菜和苜蓿头,一般就先用沸水焯一下,然后加点盐或者醋和鲜辣椒拌一拌,很简单。不过今天尝的野味,放了更多的调料,更有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