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滋补食材销售迎来旺季 冬至进补有哪些讲究?
2023-12-22 15:08: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民间谚语素有“冬至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淮安市市民是如何食补养生的呢?如何遵循“冬藏”的养生之道,科学、合理、适度进补?针对这些问题,12月19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徐薇 王夏禹

●滋补食材销售迎来旺季

12月19日早上8点,在清江浦区新民路菜场,市民们正忙着购买各类食材。记者在现场看到,牛羊肉摊位前早已排起了长龙。“羊肉、牛肉炖着吃,吃了浑身都暖和。”家住附近的王阿姨挑选了1公斤羊腿肉,准备给家人煮一锅羊肉汤。她告诉记者,吃羊肉能增加人体热量,帮助抵御寒冷,羊肉也是她家冬季养生食谱中最重要的食材。“‘冬至’的时候喝上一碗羊肉汤,再放点药膳,效果加倍!”王阿姨笑道。“萝卜、山药、玉米等是这个季节搭配炖汤比较多的蔬菜。”菜市场内的一家蔬菜摊主介绍,这几天选择以上几种蔬菜配搭炖汤的市民越来越多。

随后,记者来到干货铺,据摊主介绍,近期采购干货和各类熬汤料包的市民明显增多。“目前红枣、枸杞、干木耳、干花生等干货和滋补品比较畅销,有的用来熬汤做配料,有直接买来泡水喝,比如泡红枣、枸杞茶。”

“我今天买了只鸭子,准备炖个老鸭汤。”在调料区前,市民王女士一边选购老鸭汤料包,一边告诉记者,“冬天喝老鸭汤,润肺祛燥还能滋补身体,我再买个料包加进汤里,又美味又省事。”她还告诉记者,如果想更滋补一点,可以去买一些薏苡仁、党参、当归等,熬鸡汤、排骨汤皆可。

●冬至进补应做到科学合理

冬至节气,是数九寒天的开端,淮安有“一九一只鸡”的风俗,即从冬至起,每进“一九”喝一次鸡汤,但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汤月霞告诉记者,冬至食疗进补虽然有补益功效,却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应做到科学合理,警惕补身不成反伤身。

汤月霞认为,一般来说,脾胃虚弱、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群都不宜喝老母鸡汤进补。老母鸡汤属于比较厚腻的滋补食疗汤品,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人不但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物质,还会给脾胃带来负担。她介绍,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一般不好鉴别,但是有个基本的、初始的鉴别方法,那就是看舌苔。“大家可以把舌头伸出来,对着镜子看一下,舌体胖大,舌苔滑腻、白腻,舌边常有齿印成排的一般属于痰湿体质。”她补充说道,“湿热体质的人舌苔不但比较腻,还会带些黄。如果出现上述体质,最好不要喝老母鸡汤进补。可以先到医院尝试膏方调理,等到体质比较健康的时候再进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进补的效果。”

淮安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汤月霞说,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主要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给冻伤的百姓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自己动手包饺子的市民相对较少,去饺子馆点上一份热腾腾的水饺成为便捷之选。汤月霞提醒,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不妨选择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

汤月霞提醒,市民在购买常用药膳进补时要注意,切莫买到假货,比如,山药片和木薯片外观也很相似,不良商家有时候会用木薯片充当山药片。她强调,哪怕是中医药的经典名方,如果不遵医嘱、不合理使用,随便吃、长期吃、大剂量吃,早晚会出现健康问题。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