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环境是金”需要人才,“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呼唤人才。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重要的一环。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淮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更多优惠的政策条件,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有力激发人才效能,推动人才工作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互融共进。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95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6.93万人、高技能人才21.58万人,年度市级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从3800万元增长到1.098亿元。今年以来,全市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22372名,其中留学回国人员74人;培育技能人才3.36万人、高技能人才6846人;打造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1家。
政策领衔,引发展“源头活水”
“淮安人才政策实施有力,当年仅10天就帮我解决了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还为我提供住房补贴,让我无后顾之忧。我将扎根淮安,为淮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淮生活十余年,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晓涛博士感受到淮安对人才极大的诚意。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产才融合为主题,对重点产业人才加强政策供给,提供落户、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淮阴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淮阴区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产业人才9条”,对重点科技型企业探索实施“一企一策”“一人一策”,近3年共引进博士、本科及以上学历紧缺人才5000多人,先后为中天钢铁、骏盛新能源等企业提供急需人才支持。
去年,淮安市立足县域产业企业阶段性特征,创新实施产业人才举荐制度,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开辟常态化荐才通道,深入推进“企业认可就是人才”市场化理念。江苏永创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永堪说:“企业成立之初从外省引进两位技能人才,他们在公司干了近20年,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因学历限制,一直无法申请人才政策福利。现在,企业有了举荐权,他们终于可以享受人才待遇了。”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引才“强磁场”。近年来,淮安立足市情实际,不断推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聚才政策。先后制定推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淮安市333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方案》、《淮安市关于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系列政策,人才企业首贷最高金额可达3000万元,担保费率不超过1%。制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解决重大项目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45人次;妥善安置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入学,符合条件的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入学,享受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出台支持外来从业人员购房政策,提供人才公寓1100多套,发放购房补贴1267万元。一系列举措形成政策供给“强磁场”,吸引人才来淮。
要素护航,让人才“显山露水”
“是淮安真挚的引才热忱打动了我。”在淮安的招才引智热潮感染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研究员杨春和技术团队来到淮安。他们向地下要空间,攻克了层状低品位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库资源转变的传奇。
2019年,杨春和团队成员施锡林入选“江苏省苏北发展特聘专家”名单;2020年,杨春和院士工作站在苏盐井神公司成立,杨春和院士团队先后获评淮安市“淮上英才计划”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并获得项目资金资助。
与此同时,淮安鼓励企业走出去“开疆拓土”,在重点城市建立“人才飞地”,“飞地”引进人才与在淮人才享受同等奖励,对成效明显的“飞地”再予以奖补,有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我们之前没招到合适的研究人员,但在南京一下就引进了五六个。”在南京“洪谷人才飞地”设立研发机构的沃顿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宇昌说。
帮助人才解决“棘手”难题,让人才一展身手。近年来,淮安凝聚部门合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要素支持;重点实施“淮上英才计划”、市“533英才工程”、“名校优生”计划、“雁归”“留凤”工程,建立人才评价机制,通过直接认定、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建立市级人才“周转池”等方式,发挥财政集成奖补优势,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并在省内外设立“雁归兴淮”青年人才联络站、“引才工作站”、“创新飞地”、“人才飞地”,以“才”聚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生态暖心,让人才“如鱼得水”
“这么好玩的西游主题乐园,现在我可以带着孩子免费通票游玩。”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东,手拿市人才办发放的“淮上英才卡”说,“有了这张卡,不仅能够享受进修补贴、医疗保险,还可以在购书观影、健身旅游、公交出行、金融服务等方面享受优惠。”
引才容易留才难。与招才引智的频频突破相得益彰,“淮上英才卡”反映了淮安市创新做好人才工作“后半篇文章”的能力水平。淮安以“拴心留人”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才最挂心、最期盼、最急切的“关键小事”,努力打造暖心贴心的人才发展生态。
对初到淮安市的客籍人才而言,最关注的是住房问题。进入“十四五”,围绕人才“住在哪”问题,淮安市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街区、人才小区建设,确保来淮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居有所乐。不久前,淮安新引进的“名校优生”方梦洁成功搬进人才公寓,“设施齐备、拎包入住、管理安全,年轻人聚在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多了。”方梦洁说。
在淮安人才工作中,“长远”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超前布局,增强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淮安市将每年的9月20日设为“淮安人才日”,集中举办产业高端论坛、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等活动,打造淮安人才专属节日。市委、市政府每年为在淮11所大中专院校学生举办集体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向大学生发出做城市发展“合伙人”的邀约,“920”的谐音是“就爱你”,背后是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预示着人才与城市同成长、共成就的新局面。
■融媒体记者 叶 列
通 讯 员 朱 锐 纪茗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