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之本、社会稳定之基。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坚决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1234”工作法为抓手,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市上半年新增就业3.3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227人。
“一人不落”稳定就业基本盘
“捷泰新能源的产品、技术及生产规模领跑同行,作为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早就对企业心生向往。很幸运,前一段时间,我作为‘职场体验官’走进企业,沉浸式了解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谈起不久前参加的“探营名企”活动,应届毕业生小赵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如今,他已入职捷泰新能源1月有余。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市人社部门紧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和离校前重要窗口期,在供给侧大力筹岗扩容,筹集社会化岗位1.13万个,深挖科研类、技能技术类、社会服务类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57万个,推动实现毕业生求职招聘时时有信息、周周有专场、月月有活动;在需求端突出分类施策,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培训见习等“不断线”跟踪帮扶,确保不漏一人、不虚一策,同时以更加专业的创业指导、多元的交流活动和优厚的政策扶持,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扶上马”“送一程”;融合线上线下,创新实施“名校优生”计划、“雁归留凤”工程,高频开展“探营名企”、“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驻淮大中专院校企业一线行、就业双选“云招聘”等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一招。为此,市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就业护航项目,聚焦企业热门岗位和紧缺工种,密集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品牌活动,精准搭台引导164.05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98人。家住清江浦区清浦街道的刘国武就是公益性岗位的受益人,自2008年下岗后,长年以打零工为生的他,在人社基层平台的帮扶引导下,成功应聘公益性岗位,目前就职于东风花园社区物业,是一名收入稳定的“月薪族”。
“双轮驱动”探索扩容增长点
“今年以来,淮安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降费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下’,助企降本减负1.41亿元;金融扶持政策受益面和受惠度持续提升,7.38亿元‘富民创业贷’助力3828家初创企业发展,13.34亿元‘苏岗贷’惠及469户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不断显现,3家省A级创业示范基地脱颖而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7304人,带动就业1.26万人……”市人社部门近日公布的几组数字,彰显了扩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的力度和温度,折射出就业形势回稳向好的良好态势。
稳定和扩大企业用工规模一直是提升就业增量、降低失业存量的主要渠道。市人社部门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轮驱动”,以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保障就业的“绿水长流”。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成长空间大的就业友好型企业给予稳岗扩岗政策激励,同时从参保扩面、劳动权益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等方面出发,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就业容量。“为进一步提高就业稳定性,我们开发了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信息化系统,将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实时监测一次性用工、退工等情况,分级启动‘蓝’‘黄’‘红’三色预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大篷车下乡招聘、埠外劳务基地招聘,同步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就业增容。”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树国介绍,淮安市上半年企业用工参保人数稳中有增,同比上升1.95%。
“三维发力”拓宽就业新渠道
盱眙县有1/4的居民从事龙虾相关产业,接受人社部门免费开展的“盱眙龙虾厨师”培训后,陈师傅创办了常州红胖胖龙虾餐饮店,年营业额300万元,带动就业30人。在第三届全国就业创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盱眙龙虾厨师”荣获“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称号。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带动就业能力强。近年来,市人社部门按照“一县多品,一品一策”的思路,多领域培育和挖掘淮安特色劳务品牌,已初具规模和特色。除“盱眙龙虾厨师”外,还成功打造“淮安经开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员”“洪泽农产品+电商”“涟水缝纫工”“金湖全域旅游员”等4个省级劳务品牌,正在培育的“清江浦红椒园艺工”“淮阴家政工”“施河教学具操作工”等新品牌,有望吸纳劳动者就业超10万人。
聚焦群众就业领域急难愁盼,市人社部门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建成1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就近提供就业登记、就业匹配、就业政策落实等服务,满足困难群众“就近办、马上办”需求。同时通过明确平台名称、统一事项目录、加强人员培训、推动集成办理等,全面加强镇街人社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300多家人社基层平台服务提档升级,工作人员专职率达80%,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权限开通率达80%,群众“就在身边”的幸福感更强。
为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市人社部门加强劳动力资源和岗位信息双向采集监测,构建“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多维发力的立体招聘体系。加快建设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和职业指导工作室,搭建灵活就业人员服务平台。拓展与云贵甘豫皖蒙等外埠地区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和组织输送。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外埠劳务基地11个,线上举办招聘活动529场次,服务12.98万名求职者。
“四链融合”找准提质突破口
技能是就业之基,培训是技能之源。为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市人社部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升级技能链、优化就业链,创新推出“精准就业”培训、“返乡雁阵”创业、“劳务名片”升级、“企业稳岗”护航、“创业苗圃”成长、“创业基地”春笋等六大行动计划,着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失业多年的蒋大姐近日获颁家政服务员初级证书,长期在家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她对养老照护颇有经验,她表示,希望能以证书为“敲门砖”,在养老服务行业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人社基层平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场所,就近就地推介培训项目,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开展“短平快”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从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产业工人的转变。围绕“7+3”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需求,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构建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用人单位“订单”的工作机制,26家重点企业与30所在淮院校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对签约、融合培养,大幅提升就业培训上岗率和职工培训稳岗率。
在第六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上,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机器人运维、CAD机械设计等工种的470名青年工匠同台竞技,角逐“淮安市技术能手”“淮安市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在花艺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毛女士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技能大赛为我们搭建了切磋技艺、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平台,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对我花艺设计理念更新、色彩运用和造型变换帮助良多。”近日,市人社部门发布了2023年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项目目录,计划年内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等开展竞赛活动62场次,为近三年之最。上半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惠及2.77万人次,选拔培育数字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等7564人,“以技赋能”铺就高质量就业路。■通讯员 傅根生 吴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