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驻村书记杨海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2023-05-15 11: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对于江苏省盱眙县雨山村82岁留守老人司业英而言,今年的“母亲节”与以往不一般。

5月13日中午,连同司业英老人在内的6位“母亲”受邀来到村里的亲子乐园。不远处的土灶台前,手里拿着锅铲,额头渗出汗珠的驻村书记杨海涛迎面走上前,热情地跟她们打起了招呼。

母亲节的欢声笑语

杨海涛是国网盱眙县供电公司驻雨山村的第一书记,2021年4月,他来到了以采茶制茶为主的雨山村担任驻村书记。经过多次走访,杨海涛了解到雨山村约有300多名留守老人,仅70岁以上就有150余人。

杨海涛说,他在村里最有感触的画面,便是在傍晚时分,他经常看到一些身材佝偻、行动缓慢的老太太独自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于是趁着母亲节到来,加上又是周末休息时间,杨海涛萌生了为这些留守的“老母亲们”过上一个“母亲节”的想法。

想到就要做到。5月13日清晨,杨海涛早早起床来到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桂鱼、牛肉、母鸡、豆腐、对虾、青椒、白菜……他熟练地穿梭在菜市场的摊位前,精心地挑选着中午打算烹饪的菜品。最后,杨海涛走到水产品摊位前,买了10斤龙虾。

“老人牙口不好,喜欢吃软乎的菜,不过龙虾是我们盱眙最大的特色。在我们盱眙,男女老少都爱吃龙虾。”杨海涛平时就是一把烹饪好手,他的厨艺经常得到亲戚朋友们的由衷夸赞。菜买完后,杨海涛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又走向小区楼下的花店。

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灶台前飘起了阵阵饭菜香。受邀前来的“老母亲们”也给杨海涛打起了下手,在阵阵欢声笑语中,大家忙活成了一片。家常豆腐、盐水对虾、青椒肉丝、干切牛肉、老母鸡汤,再配上一大盆味道正宗的盱眙龙虾,满满一桌的饭菜瞬间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今天是母亲节,我祝各位老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杨海涛与6位“老母亲们”围坐在一起,共同端起了饮料。

午饭后,杨海涛又拿出了准备好的康乃馨送给“老母亲们”,又掏出手机给她们拍了一些照片和视频。杨海涛将照片和视频发给老人的子女们,老人们远在外地的子女也打回了视频电话,大家共同分享了双重的快乐。

“很多老人的子女的联系方式我都有,平时他们联系不上自己父母的时候,也会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杨海涛在村里的电力爱心超市里提前储备了一些应急药品,以备老人们不时之需。

重阳节的朝花夕拾

“村里的留守老人,子女一般都在外地,平时工作也忙。”杨海涛说。由于驻村工作,杨海涛平时与村里老人们接触较多,平时经常拎着米和油等生活用品去老人家里面拉家常。

杨海涛平时爱好摄影,也会使用电脑修图。在平时的接触中,他发现村里老人的家中基本上都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于是他便萌生了给老人拍证件照的想法。

“本来以为老人们内心会有抵触情绪,有所忌讳,没想到老人都还挺喜欢。”2022年6月,杨海涛购置了作为证件照背景的红布,带上自己的摄影器材,为村里60余位老人拍了证件照。照片洗出来后,杨海涛自掏腰包买了相框,装裱好了后一一送到老人手中。

2022年重阳节前夕,一则“驻村书记为留守老人拍摄旗袍大片”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得到了社会广泛点赞。

杨海涛在一个茶叶的宣传视频中,看到采茶姑娘穿着整齐划一的服装在茶园里采茶,秀美的茶园景色与年轻的采茶姑娘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俊美的乡村画卷。杨海涛想到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中,大部分都是茶场里的老茶农,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们年轻时候也如宣传视频中的采茶姑娘一般风采照人。

于是,杨海涛便从城里租来了各式各样的旗袍,还请来了专业的化妆师为老人们梳妆打扮。一切准备就绪后,杨海涛带着身着旗袍、淡扫峨眉的“老姑娘们”走进茶园,为她们拍摄了一张张靓丽的旗袍照。

“从小到大也没拍过这样的照片,很开心。”拿到自己旗袍照的贺翠平开心地说。

“每次走在村里,老人们都主动笑意盈盈地跟我打招呼,我就觉得很满足。”提及老人们的热情相待,杨海涛有着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当然,这也是我们驻村第一书记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种创新尝试。”

2022年10月,杨海涛所在的雨山村被授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暖流”新时代文明基地、黄花塘镇茶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称号。

中秋节的别样团圆

像司业英老人,4个子女都在外地。子女很孝顺,平时一有空就回来看望母亲,也多次提出要接母亲到城里同住的想法。

“住不惯,住不惯,总怕迷路,还是家里住得自在一些。”提及要接自己过去城里住,司业英老人露出开心的笑容,却也直摇头。杨海涛说,村里的大部分老人们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年纪越大,越是舍不得离开脚下的这片土地。

杨海涛来到雨山村后,很快便认识了司业英。司业英性格活泼,年轻时担任过茶场的文艺宣传队队员。虽已年过八旬,她精神很好,在村里村外总是欢乐的存在。

2022年的中秋,杨海涛知道司业英的儿女都在外地,于是便有了陪老人家过一次中秋节的想法。清蒸鳜鱼、辣椒炒肉丝、青椒炒百叶、丝瓜烧豆腐……杨海涛灶台前掌勺,司业英在灶台后烧火,一桌别样的“中秋宴”便上桌了。

“我二闺女说,叫你来常州过节你不来,看麻烦人家了吧。”当晚,司业英和杨海涛一边择菜一边拉着家常。司业英的老伴王从义过世后,除了每年年底去儿女那过个春节,她更愿意住在长满茶树的村子里,“清明前后,一垄一垄的茶树,绿油油的,看着就舒服。”

饭间,杨海涛还接通了司业英三女儿王琴、四女儿王红的视频电话。看到手机屏幕中母亲幸福洋溢的笑脸,她们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我们雨山村虽然村子不大,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杨海涛介绍。1958年,雨山茶场成立,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以种茶采茶为生。2018年,“能源绿一品红”电力扶贫项目落地雨山村,将这个曾经有着32户贫困户、96个贫困人口的小山村“旧貌”换上了“新颜”。

作为茶场老工人,司业英每个月有800多元的养老金,每年采茶还能挣上三四千元。她说,平时闲不住,就想在茶园里多劳动,这样对身体也好。

杨海涛说,现如今,雨山村的生活环境好了很多,村里也办起了亲子乐园、农家乐,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发挥驻村书记作用,丰富留守老人们的精神生活,陪伴他们度过欢乐祥和的晚年生活。(罗佳宝)

标签: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