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淮安味道”如何飘香长三角?
2022-09-19 12:09: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采访组

每到夏季,上海市民的小吃点餐榜,一种美味从不缺席——盱眙龙虾。剥好的虾肉弹嫩爽口,蘸上金黄的汤汁,或麻辣鲜香,或蒜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淮安,四水穿城、五湖镶嵌,这片“漂浮在水面的沃土”,蕴藏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滋养层出不穷的美味佳肴。淮安融入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先行官”,但如何将舌尖味道更好地转化为富民产业,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农业资源的孕育

2021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淮安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成为中国第五城,让国内众多饕客为之侧目。

国际荣耀花落淮安,非一鸣惊人,乃实至名归。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1/4,绿色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质丰富的天然食材。淮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0多件,位居全国设区市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百花齐放的淮安美食。盱眙龙虾、洪泽小鱼锅贴、金湖莲藕、涟水捆蹄……在淮安,几乎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这种差异甚至可以细分到镇。以淮安区为例,朱桥镇有甲鱼,博里镇有羊肉,平桥镇有豆腐……各个镇地理相邻却美食各异,皆自成一派、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发展均衡,和江苏经济类似,淮安美食颇有些“散装”的味道,这种“散”体现实力,更蕴藏潜力。

事实上,淮安农业潜力巨大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农产品的产业链很长,淮安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做好了,比金融更赚钱。”上海中锝润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国彬说。

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发展研究院教授何伟认为,在上海等中心城市强化产业高端制造、重点打造产业品牌的战略定位下,淮安的食品产业可以参与区域市场分工,承接品牌产品的市场加工,共同构建食品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对接融入的实践

手握绿色钥匙,打开金色之门。

为推进农业深度融入长三角,近年来,淮安不断夯实产业根基,围绕稻米、蔬菜、生猪、家禽、小龙虾、种业6个百亿元级主导产业及休闲农业、食用菌、中药材3个成长型产业,构建完善全产业链,努力成为长三角“菜篮子”“米袋子”。

同时,淮安在全省率先推出整市域、全品类优质农产品品牌“淮味千年”。通过统筹参加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举办淮安“淮味千年”品牌农产品(南京)展示展销会等,不断提升淮安农产品组团“走出去”能力。截至目前,“淮味千年”品牌授权产品12类、50家企业,建成线下旗舰店30个,授权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50亿元。

淮安还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先后建成淮安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洪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淮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盱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两岸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国字号农业园区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个,省级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10个,市级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14个。

涟水县红窑镇的芦笋、淮安区苏嘴镇的西瓜、淮阴区丁集镇的黄瓜……近几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各县区的农产品已不再“广撒网”,更多着眼“养大鱼”。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农业企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3家。

产业延伸的短板

资源丰厚,发展迅速,淮安农业却不能高枕无忧。因为,我们身处的长三角,本身就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区域内不乏农业强市,自身广阔的市场,更成为全国农产品一比高下的“大擂台”。

如南通,立足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定位,全市约8%的粮油产品、10%的花卉苗木、15%的水产品、20%的畜禽产品、26%的蔬菜瓜果销往上海市场。据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不完全统计,南通每年约有价值250亿元的农产品进军长三角,已成为上海不可或缺的“米袋子”“菜篮子”“花园子”“鱼池子”。

“上海点菜,临沂种菜。”山东城市临沂的口号更加直白。近年来,该市已与长三角地区签订优质农产品产销协议100余个,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基地100个。

可以说,长三角的“菜篮子”被多方“觊觎”,面对激烈竞争,淮安农产品颇有些“名多利少”的尴尬。以盱眙龙虾为例,其美誉度、知名度广受认可,品牌价值连续7年位居全国水产类榜首,但产值却被湖北潜江超越。数据显示, 2021年,潜江鲜活小龙虾交易额达84亿元,小龙虾加工产值逾200亿元,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龙虾加工出口量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盱眙龙虾的“金字招牌”没给自己带来足够的“金子”,令人惋惜。

事实上,和小龙虾类似,淮安许多农产品都存在类似问题——品质优、名气大、变现弱。高沟捆蹄、红窑鸡糕、洪泽湖大闸蟹……淮安农产品大多以地区命名,真正的生产企业总显得默默无闻。这背后,既有淮安美食底蕴过于深厚的历史,更有企业品牌影响力弱的现实。

“目前,淮安销往长三角市场的大宗农产品以‘原’字头为主。”在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调研报告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正柱曾指出淮安农业的短板:产业链条短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相互脱节,农产品价值体现不够,农业质量效益低,标准化生产水平更是亟待提高。

链式发展的探索

长三角的“菜篮子”,凭啥装淮安菜?要做好淮安农业深度融入长三角的必答题,产业链是绕不开的选项。

走进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根根粗壮的毛菜,在机器内上下翻转,洗净后进入下一道工序……该公司从2015年投产至今,规模逐年扩大,产值不断提升,目前自营2500亩,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与800多户农民签订蔬菜种植收购订单,未来参与公司生产的农户将达到1万户,合作农民每户年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打破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互割裂的状态,建立了全产业链,实现从蔬菜种子选择到终端餐桌的全程可溯源。

从种子到筷子,从地头到餐桌。如今,打造完整食品产业链,已成为发展高质量农业的必由之路。“把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卖了,这是一锤子买卖。我们需要把农作物加工、包装、流通,每增加一个环节,就多一份收益。”淮安台州商会副秘书长陈金灿认为,农业产业应当涉及一、二、三产业多个部门,为市场只提供初级农业产品的传统农业思维需要打破。

市政协委员林中正建议,应该围绕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打通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的连接路径,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值,打造生态链,提升价值。

炎炎夏日,盱眙县穆店镇马湖村西南角,连片的钢架大棚内,乌骨鸡悠闲自得地啄食,四季鹅此起彼伏地歌唱,头顶上吊挂的葡萄青翠欲滴……2014年,因看好盱眙一方水土,IT白领刘卫春辞去南京的工作,创办“龙诚田园”。和其他农场不同,“龙诚田园”十分注重打造生态链。例如,在葡萄园中,养殖几千只抚顺五黑鸡和浙西四季鹅,为葡萄园除草、驱虫,葡萄园为家禽提供天然饲料;在水稻田中,进行“稻虾共作”,小龙虾越冬及早春进食都要依附于秸秆和稻蔸,而水稻的生长需要小龙虾的排泄物作肥打底,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生物链。

“自然能解决的事,就不要过多人工干预。”刘卫春说,这叫“生态循环农业”,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它不单纯着眼于当年的产量,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因为种植过程全程有机,“龙诚田园”产出的农产品备受南京市民认可,以草莓为例,零售价可达60元/公斤,比市场价高一倍多。

事实上,农产品价值不止在有机,更在新鲜,而要保证鲜,必须畅通供应链。民盟淮安市委副主委、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张言彩指出,要借助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强化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自身农产品全天候、高保鲜“从田间到餐桌”供应,提高我市农产品在上海居民生活中的融入程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打包式”“一揽子”电商合作,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开设了一批“淮味千年”专营门店,推动品牌建设向实体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迈进。这些畅通供应链的具体举措,赋予“淮味千年”品牌更加具体、可感、丰富的内涵。

产业链、生态链、供应链……农业传承千年,内涵与时俱进。融入长三角,用产业思维重新审视传统农业,会发现——我们正身处金色的田野上。

(本文配图:王昊)

标签:
责编:唐可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