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阴区马头镇头庄村,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农药。“小麦赤霉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可防、可控、不可治,一旦发病将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淮阴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称。当前,淮阴区76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为此,淮阴区在宣传发动、防控技术、防控方式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小麦抽穗期以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害为主的病虫防控工作。
要做到对赤霉病精准预测预报,不仅要跟踪小麦生育进程,正确掌握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的小麦抽穗扬花期,还要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做到查苗情定防治适期、查天气情况定防治次数。淮阴区突出“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控策略,坚持“适期用药、精准防控”的防治要求,努力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围绕农药减量要求,推广高效新型药剂,提高控病害、降毒素效果;根据田间小麦长势,合理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磷酸二氢钾(液体或膨化闪溶)混合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等效果。同时,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
淮阴区充分发挥电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作用,及时发布《淮阴区2022年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印发“明白纸”10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0条,并组织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云培训”。目前,通过政府采购的120余万元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已全部免费发放给种植户,为全区夏粮稳产增产保驾护航。通讯员 朱春梅 毛佳 融媒体记者 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