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公告
第10号
经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投票表决,确定以下十类50个项目为2022年度淮安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类
1.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1.5万个。
2.招引和培养苏教名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校优生等1000人,培训教师1.1万人。
3.实施“明眸工程”,改造提升100所中小学教室照明系统。
4.新增市级普惠托育机构15个、普惠托位800个以上。
5.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课后服务模式,义务教育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100%满足有需求的学生。
二、“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类
6.实现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
7.健全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加强培训演练,按7天以上需求量储备十类应急防疫物资。开工建设市四院发热门诊和应急病房楼,新增床位200张。
8.开展重点癌症免费筛查与早诊早治,筛查癌症高危人群23000人。
9.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300台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
10.新建4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11.推动3万名产业工人加入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发放医疗补助金500万元。
三、“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类
12.整治低洼易涝片区,实施外排河道整治、雨水管网改造、泵站提升等工程,建设不淹不涝城市。
13.改造老旧小区154个。
14.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5500套。
15.提档升级15个城市绿色小客厅,建设东港体育公园,改造提升钵池山公园、楚秀园等公园绿地。
16.新打造美丽宜居乡村100个以上。
17.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18.实施古黄河两岸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改造44.8公里步道、栈桥,完善标志标识、“城市家具”。
19.打造15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全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四、“优化群众出行条件”类
20.启动快速路二期工程建设。
21.新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桥梁40座。
22.继续实施“出门有公交”三年行动计划,建设50个公交站台及配套设施,优化调整5条公交线路,在主城区公交站台配置500个候车座椅,新增公交专用道40公里。
23.实施清隆桥改造及天津路接线、清江浦区南部新城核心路网贯通工程以及临河路、城东路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
24.实施环洪泽湖公路工程。
五、“优化公共文体服务”类
25.新建10个体育公园、125公里健身步道,更新700套健身器材。
26.建成5个标志性淮安书房并投入使用,按省标准和书香淮安建设要求提档升级全市95个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
27.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万场(次)、送戏下乡448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0000场(次)以上、文博场馆公教活动100场(次),发放文旅惠民卡5万张。
28.建设智慧广电乡镇(街道)22个。
29.举办100场科学健身大讲堂、100场体育培训、1000场群体性体育活动。
六、“提升就业创业水平”类
30.面向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
31.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00名。
32.帮助5600名残疾人稳定就业。
33.推荐发放个人创业者富民创业担保贷款8亿元以上。
34.组织退役军人特色培训班5期、就业创业联盟企业学习班(发展论坛)2期,对300名以上退役军人、50家以上联盟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培育打造1个市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七、“提升基本保障水平”类
35.对年满60周岁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基础养老金的老年居民,在2021年基础上每人每月最低增加金额不低于省定的14元最低标准。
36.为2000户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37.对原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保待遇实行“一升一降”政策,对省定七类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医保待遇实行“两升两降”政策。困难群体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低于90%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
38.建设700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梦想小屋”。
39.在残疾人活动相对集中区域建立8个无障碍示范社区。
八、“提升食安保障水平”类
40.实施美食街区提升工程,打造8条特色美食街区,其中2022年完成3条。
41.整治提优小作坊60家以上。
42.开展“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创建工程,创成示范店20家。
九、“提升惠企惠民服务水平”类
43.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50%的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建设到位。
44.扩大“淮上关爱一件事”服务对象及事项清单范围,新增25类“一件事”服务定制开发。
45.扩大法律援助覆盖率,达到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十二,进一步提高援助质量。
46.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从“规模发展、智改数转、创新驱动、平台支撑”等方面,强化政策集成,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类
47.对城乡80万栋、3.5亿平方米房屋开展安全评估、鉴定,分类整治建筑安全隐患。
48.完成3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含接管网)建设。
49.建设容纳6万吨废水量的公共应急池,配套建设分区污水收集通道、电动闸门、污水回抽系统、水质自动检测站等设施。
50.在涉农镇村开展农机年度检验服务50场(次)以上,免费上门安全检验农机4000台以上。
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202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