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安市台资企业产教融合对接活动举行,由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牵线,台资企业江苏敏安电动汽车、高锋机械工业(淮安)分别与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高素质技能型、高层次学徒制等人才培养达成共识。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两岸一家亲”“淮台一家亲”意识,积极践行“101%服务”理念,紧扣更高效、更精准、更专业目标,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台资集聚示范区“二次创业”提质增效。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设台资项目30个,其中增资项目9个,协议台资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57%,实际到账台资1.84亿美元、同比增长56.82%,总体位居苏北第一。
助力发展更高效。深化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一站即成”实体化改革,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台商少跑腿”。增加“101%服务”在线平台模块,接入“i淮安”App和“淮台一家亲”微信公众号,实现交办事项全过程跟踪。协调市生态环境局入驻服务中心预约窗口,提供项目环保咨询服务;联合市人社局增加两岸职业资格比照认定项目。编印《淮安市惠及台资企业政策汇编(2021版)》,向在淮台企宣传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工人培育、涉台矛盾纠纷化解等10个方面政策和措施,引导其用足用好政策,推动其平稳快速发展。
便企服务更精准。强化在淮台胞新冠疫苗接种,开设属地新冠疫苗接种“绿色通道”,为全市近300名台胞完成接种;联合卫生防疫部门为庆鼎精密电子、源通制帽、汉门电子等十余家台企员工提供上门接种服务超过19000人次。做好台企复工复产,开展“台企精准服务走访周”活动,按照分片包干的模式走访16家重点在淮台企,协调解决复产困难和问题。常态化开展“与台企同行”活动,承办全省首个台企环保接待日专场活动,率先出台“开展绿色业扩 助推台资高地”20条用电举措。全省首家将台企工人纳入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出台《关于在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5+10”工程的实施意见》。
纠纷调处更专业。加强与市台胞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联系和协作,联动打造集咨询、诉调、监督、裁调等为一体的“一中心四平台”涉台司法服务网,探索构建“一网、一院、全程”涉台司法服务新模式,成立全省首个涉台民商事纠纷集中调处服务中心,在省内首创涉台案件集中管辖机制,自今年8月10日集中管辖以来,仅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已接收涉台案件41件,涉及标的3330万元,已成功调解18件,解决争议标的578万元。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汪凯 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