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延长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内外兼修”乡村振兴路。
洪泽湖畔蟹脚痒 脂白膏黄响四方
稻熟江村蟹正肥。金秋时节正是吃蟹、品米的好时节。秋意渐浓,在高良涧街道辖区内,螃蟹养殖户迎来了收获季。
上午九点,洪泽湖董大生态大闸蟹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继付带领着工作人员乘坐小船到十几里外的塘口内捕捞螃蟹。“螃蟹就在洪泽湖里养,第一我们的水清,第二我们的水深。深水养螃蟹,味道就好。蟹苗放下去就吃小螺蛳、小鱼、小虾,不喂饲料,是正宗的有机产品。我家的养殖面积有1000多亩,管理得好,亩产能达到100多斤。”董继付自信地说。
好水养好蟹,好蟹富乡亲。依托中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洪泽湖,许许多多像董继付一样的乡亲都开始养殖优质大闸蟹。而脂白膏黄的大闸蟹背上字母“H”的形状,又是洪泽湖天然“地理标志”,享誉全国。近年来,在高良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螃蟹塘连上了互联网,走出了一条借蟹扬名、以蟹富民的小康之路。
目前,高良涧街道辖区水产养殖面积有8000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7000亩;螃蟹养殖户共170户,每年螃蟹养殖产值突破1800万元,洪泽湖大闸蟹品牌价值达150.16亿元。
万亩农田披新绿 喜看稻田千层浪
9月初正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走进浔河村的省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绿油油的水稻在微风吹拂下此起彼伏,农用植保无人机在高良涧街道农技人员的遥控下来回穿梭。连日来,高良涧街道农技人员运用“种苗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科学指导农业大户做好水稻螟虫、稻飞虱、叶瘟、纹枯病等病虫害统防统治。再过十来天,这些绿油油的稻穗就会变得金黄,乘着直通田间的货车被送往全国各地的餐桌。
“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科学施肥管水、准确防治病虫等,现在田里病轻虫少,今年水稻长得真好,收成一定不错!”正在田间看水稻的刘大爷兴奋地说。近年来,高良涧街道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以保障粮食稳产保供为目标,打造“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推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高良涧街道粮食种植大户约80户,通过有机稻米产品认证2个,水稻生产面积3.5万亩。粳稻亩产1200至1350斤,亩产值1700至1800元;杂交籼稻亩产1400至1700斤,亩产值1700至2000元。
千年古堰美如画 目及皆景醉人心
冬的纯洁静默,春的百花齐放,夏的荷花飘香,都不如秋天的五彩斑斓。10月,洪泽湖大堤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路边的花草树木即将披上五颜六色的“新衣”,构成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图画。
陈凯 摄
大堤上目及皆景的变化来源于“两船”整治、洪泽湖大堤城区段生态建设一期项目等工作取得的战果。今年,高良涧街道将洪泽湖大堤城区段生态建设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以建设亲水湿地园、打造自然风景园、创造人文印象园为设计理念,对该片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林相改造,打造洪泽湖大堤樱花大道,提升城市滨湖地带景观面貌,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融媒体记者 陈晓平 杨丹丹 通讯员 刘露 闯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