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位推动医保基金监管“共管联办”新模式,在国家创新试点中期评估中获评“优秀”,位列全国第三;形成全市统一医保公共服务专项评价体系,在近期开展的全省医保系统行风建设测评中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市医保局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为抓手,持续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积极营造优质高效办事环境,参保企业和群众的医保获得感明显提升。
深化监管方式改革,创造更优营商环境。政府牵头建立由22个部门为成员的医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要情通报、联合检查、线索移交、联合惩戒等多项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规范医药市场正常秩序;引入商保机构参与医保监管,规范家庭医生医疗服务行为,聘任社会监督员,出台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和线索处理办法,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基金监管;将医保信用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营造公平医药市场氛围,同时将医药企业贷款授信额度与执行医保政策诚信度挂钩,进一步促进医药企业主动规范市场竞争和服务行为。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营造公平公开公正市场体系。以大数据为支撑,合理确定病种分值、科学设置结算系数,坚持透明高效,充分反映医疗服务产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大特色专科、特例单议等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扶持力度,着力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搭建“DIP”结算管理平台,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源消耗,让患者支出增速更缓慢、服务行为更规范、保障能力更显著、市场竞争更有序、多方关系更融洽。目前,我市正在申请成为国家级医疗支付制度改革“DIP”试点示范培训基地。
深化服务方式改革,擦亮为民服务金字招牌。优化窗口、柜台设置,开展“零距离”“嵌入式”服务,认真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畅通咨询、投诉渠道,开展满意度测评,不断提高窗口服务满意度;规范医保公共服务事项,逐条逐项梳理各项业务经办流程和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对“异地就医备案”“生育津贴支付”等6件高频事项先承诺审批后补材料,方便广大参保群众;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全市打造省级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12个,逐步构建“1+8+N+X”四级经办服务网络,下放医保经办服务事项镇级30个、村级21个,推进医保公共服务向镇街和村居延伸;深化招采制度改革,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网上采购,合理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净化医疗购销生态,国家集采以及省采的数百个品种规格于今年陆续落地执行,可为淮安百姓节约医疗费用近2亿元。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 讯 员 施 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