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淮安里运河畔流光溢彩,热闹非凡,一场非遗盛宴在这里开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系列活动暨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正式揭幕,精彩的红色经典戏剧展演、运河沿线8省27市90余项非遗项目和作品展示,再度燃爆淮安里运河之夏。精妙无双的运河百工坊、色彩斑斓的秦淮灯彩、赏心悦目的运河小梨园、香飘十里的风味美食……有声有色、有情有歌、有滋有味,与气势磅礴的千年运河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风情画卷。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流淌千年的瑰丽诗篇。开幕式上,首批25个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名单揭开神秘面纱,非遗进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非遗进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等江苏省25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名单正式发布;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运河办、省教育厅、省文旅厅指导,南京博物院历时一年编写的《大运河的故事》丛书正式首发发行;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淮安市领导,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共同为活动揭幕。随后,一曲《运河颂》拉开“里运河之夏”——红色经典戏剧展演的序幕,歌剧《江姐·绣红旗》、京剧《红灯记·光辉照儿勇向前》、越剧《忠魂曲·记得当年清水塘》等大运河沿线传统戏剧红色经典唱段轮番开演,集中展现了大运河传统戏剧项目保护传承成果。
展会现场,“运河百工坊”萃集彩塑京剧脸谱、宋锦织造技艺、徐州香包、淮安云锦等30余项大运河沿线城市传统工艺精华,用丰富多彩的作品展示千里大运河的精妙工艺;“大师工作室”,则有大运河沿线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天津泥人张、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南京剪纸、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等10项国家级、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亮绝活、展手艺;“运河小梨园”以戏剧形式向游客与观众呈现精巧短小的节目,景区就是舞台,游客就是观众,以沉浸式的演出,彰显大运河的底蕴和特色,让景区有声有色、有情有歌;“非遗体验区”遴选惠山泥人、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淮安撕纸画等操作性强、青少年和儿童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组织传承人与现场观众互动,让非遗体验有温度有质感。
来到淮安,怎么能少得了淮扬风味,在展会的“口福十八碗”板块,集中淮安盖浇面、扬州共和春小吃、南京绿柳居素食等江苏省地方风味小吃,呈现各地名点小吃为主的“非遗大杂烩”,让景区有吃、有喝、有回味;“运河好味道”,则有大运河沿线传统美食项目集中展示展销,德州扒鸡制作技艺、河间驴肉火烧制作技艺、钦工肉圆制作技艺等,让游客一站式尝遍运河美食。
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作为大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淮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部署要求,聚焦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大运河办”实体机构,系统梳理发掘漕运、河工、西游记、戏曲等特色文化资源,精心谋划构筑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点实施河下古镇历史街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等精品文化工程,加快推进中国水工科技馆、板闸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倾力打造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淮安样板”。
据悉,本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将持续至5月30日。活动同时,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联合主办的“2021江苏非遗购物节”同步启动,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线下展销展演的同时,线上协调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抖音和中国手艺网等6家电商平台,遴选我省200余家店铺非遗产品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销售。
融媒体记者 王磊 赵启瑞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通讯员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