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清江浦区:建设服务型社区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2021-05-28 19:12: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 近年来,清江浦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现代社区治理为根本方向,狠抓社区基础建设,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发挥社区人才队伍作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创成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采取新建、改建、扩建、购买、租赁等方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围绕“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以“办公场所最小化、活动阵地最大化”为导向,对社区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整合优化,科学合理设置功能室。近年来,清江浦区每年向上争取社区办公用房“以奖代补”资金约200万元,区级层面用于投入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经费累计约2500万元。

加强“双专”队伍建设。按照社区(村)干部专职化、专业化“双专化建设”要求,构建现代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制定实施严格的招录选任、人员管理等制度,将能力强、作风硬、群众认可度高的社区工作者选出来、纳入职业化管理平台。推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目前该区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45%。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等,全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日常管理,坚持主动、超前、优质等服务理念,更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目前该区共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650个、社区备案社会组织1076个,社会组织已成为该区服务型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清江浦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府面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级以上公益创投项目申报,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280万元扶持95个公益服务类项目,59个项目被市级及以上民政部门立项,获得扶持资金381.53万元。充分发挥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的“孵化”作用,引导社会组织进驻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工作室,为社会组织低偿或无偿提供办公服务场所。

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以社区减负增效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创新,激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活力,实现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良性互动。出台相关文件,为社区减负工作提供依据,梳理出居(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清单44项、协助基层政府工作清单22项,保留社区(村)组织机构20个。逐步改变镇(街)对基层社区(村)管理方式,由上下级领导关系逐步向平等、协商的合作关系转变,充分尊重基层社区(村)民主自治权力。依托民情恳谈会“民主议事开放日”、“星级”小区评选、群众观察团等民主议事活动载体,丰富基层社区协商民主议事形式。■融媒体记者 刘晓兰 朱月娥

标签:社区工作者;社区;社区办公用房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