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520”,对于经营花店生意的乐乐来说,经历了又一个阶段性的忙碌,从5月19日晚8点开始到20日中午,她一直忙个不停,仅红玫瑰就包了近100束。然而,“520”火爆的订单似乎并没有舒缓乐乐脸上淡淡的愁容,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小花店往后的经营之路该何去何从?■融媒体记者 胡适之
特别的日子里,花店经营者忙个不停
每年的5月20日已成为又一个表达爱意的“情人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当天街边不少花店都将洒满金粉的红玫瑰摆到了门口的显眼位置,单枝的价格也从往日的四五元悄然涨到了十多元。
今年23岁的乐乐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合伙在位于淮阴区的长江西路上开了家小花店,门面不大,20平方米不到。乐乐告诉记者,由于门店所处位置不太好,所以以熟客生意和线上经营为主,来买花的基本都是老客户。“‘520’时玫瑰卖得最好,我和店员一起熬了一晚都没包完。”记者在乐乐展示的美团接单页面上看到,这件名为“浪漫旋风”的玫瑰花是乐乐主推的人气商品,截至目前已销售132件,其中近100件都是在5月20日前夕或当天下的单。除了销量猛增,“520”时卖花的利润同样可观。据了解,“浪漫旋风”在非情人节、七夕节等特殊日子里售价为49.9元,单枝玫瑰价格5元不到。但从19日凌晨开始,这款商品的价格就变成了129.9元。乐乐坦言,涨价是行业的“潜规则”,毕竟小店就指望几个特殊节日挣钱。
在淮海西路的“鲜花一条街”上,“刘兵水果鲜花”的取货架上摆满了包装好的鲜花。花店经营者程女士告诉记者,“520”那天,花店所有玫瑰花销售一空。“店里的老主顾太多了,所以即便是情人节这样的特殊日子,我们家的单枝玫瑰价格也是仅在平常价格的基础上加价2元,物美价廉就是最好的广告。”程女士说。
平时的日子里,生存步履维艰
和“家大业大”的程女士不同,乐乐常常在思考下一步花店的经营方法。她告诉记者:“花店生意看上去很美好,但事实上并不好做,尤其是我们这种小店。”市场远非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大店竞争、线上同行压价引流都让年轻的店主深感现实的残酷。
想象丰满,现实骨感是乐乐开店一年来最深的感受。“首先进货就是个大问题。”乐乐告诉记者,昆明的鲜花批发市场是大部分花店的首选进货渠道,为了得到更加优质的花源,她飞到云南联系了好几个当地的花农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但花农们似乎对乐乐的进货量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和能吃下大批订单的花店合作。为了生存,乐乐不得不接受批发市场中花商们高于批发价的价格,并和其他花市进行短期的线上合作。货源不稳定,导致乐乐时常遇到残花充好、到货不及时等问题。
“除了货源问题,花不好卖更是头疼。”长时间以来,乐乐坚持在朋友圈和抖音秀出精心制作的广告文案,然而不少客人询价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另外,鲜花花期有限,尽管放在冰柜能得以短时间延长,但如果还是卖不出去,就“砸”在手里了。“如今除了在特殊节日‘回血’,平时就靠着熟人和回头客半卖半送维持基本的经营。至于以后该怎么搞,我还没想好。”乐乐说。
“浪漫生意”的转型与探索
“鲜花市场看似热闹,实则消费者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刘兵水果鲜花店经营者程女士说。市场上既然存在“520”这样的销售旺季,那就必然还有淡季,并且后者占据的时间是大部分。
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花店由小做大的契机是因为一次婚宴。在好友孩子的婚礼现场,好友在闲聊中抱怨婚庆公司的布置费用太贵,鲜花品质也很一般。这句话启发了程女士,在随后的一个月,她把市区大小婚庆公司都跑了个遍,不惜用成本价和对方谈合作,终于签下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合作伙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几次成功的布置案例,企业年会布置、婚车布置等订单也开始渐渐找上门来,程女士继续采用“高品质、低利润”的方法扩大客源。“和企业或团体合作固然会大大降低利润,但总比在销售淡季空耗着要好很多。”程女士说。
和程女士的花店比起来,朱彤彤的店看起来更加“年轻”。走进位于健康路的“May flower”,6张西式咖啡桌上座无虚席,周围的落地窗旁摆放着精美的插花作品。“咖啡区和卖花区在一起,西北角的大桌子是花艺体验区。”“95后”店主朱彤彤大学期间主修景观学,毕业后遵循内心的梦想开了一家网红咖啡花店。除了店铺和朋友圈的宣传,朱彤彤在抖音和小红书上都拥有粉丝过万的账号,精心维护着“网红店”的概念。“当下不少年轻人喜欢浪漫、宁静的氛围,而鲜花恰恰是营造这一氛围最好的道具。现在不少客人到店并不是为了喝咖啡,很多人是图个氛围,还有人仅是为拍几张发朋友圈的素材而来。”朱彤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