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龙王山里,有几分寒意。58岁的李桂玲在灶台前挥动着锅铲,脸上沁着汗珠。6个留守孩子的早饭、22个留守孩子的午饭,让她从早上5点起床后一直忙得手不停脚不歇。
十几年来,盱眙县桂五镇水冲港村的李桂玲凭借纯朴的爱和日复一日的操劳,成为近百名留守孩子口中亲切的“大妈”,也成为他们心中“妈妈”一般的依靠。
“把孩子放过来吧,不收你钱”
由于龙王山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缓慢,多年来,水冲港村很多年轻的父母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看,有的还是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孩子无人照料。
最早的时候,李桂玲在家带自己的孩子,有时会帮亲戚带带孩子,“反正自己孩子要带,就顺手帮帮亲戚的忙。”后来,附近村民听说她带孩子带得好,也想把孩子送来。“这些人家都不容易,有的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实在带不了;有的是单亲家庭,家长要外出打工,孩子没人带;有的家里太困难,我实在不忍心。”有个困难家庭想把孩子放到李桂玲家又不好意思,李桂玲知道了,就对孩子爸爸说:“把孩子放过来吧,不收你钱。”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的孩子来到李桂玲家。
“最多的时候有60多个小孩在这里代伙,24个小孩在这里吃住。”李桂玲告诉记者,“去年午饭是5块钱一份,今年肉贵,就涨了1块钱。小孩子长身体,不能不吃荤啊。”有的孩子家庭困难,欠着伙食费、住宿费,李桂玲也不催,“有几个孩子都欠了一两年了,太困难的就算了。”
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李桂玲每天早上5点起床,烧水、淘米、理菜。每天晚上,李桂玲除了要照顾住在家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外,还要检查他们的作业,关注他们的学业。
“我喜欢‘大妈’做的饭”
11点,李桂玲熄了炉火,把一大盆豆芽烧牛肉端上桌,摘下围裙走出家门,到离家不远的幼儿园把6个孩子接回来。排着队的孩子们一进院门,立刻嬉戏玩闹起来。
“快洗手准备吃饭啦。”李桂玲大声喊起来。“大妈,我要喝水。”“大妈,我也要。”……李桂玲一个个地给孩子们倒水,再盛好饭菜,孩子们把小碗端着,到院子里的小桌边吃了起来。李桂玲不时走过来看看谁没有好好吃饭,一个孩子太小,她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吃。
不一会儿,上小学的孩子们回来了。他们两三个一伙,三五个一群,跑着笑着,叽叽喳喳。洗过手后,孩子们在打饭桌前自觉排起了队,有的要吃肉,有的要吃豆腐,有的要先盛汤,李桂玲麻利地把孩子们的碗里装满,过一会儿给吃得快的孩子再添上一碗,给要喝汤的孩子盛上汤。
“我喜欢‘大妈’做的饭,也喜欢‘大妈’一家人。我从5岁开始就在这里生活,早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上四年级的龚雅茹开心地告诉记者。
吃过饭后,李桂玲还是停不下来,一会儿给这个接杯水喝,一会儿提醒做作业的孩子坐正抬头。刷过碗,扫过地,她又带着小孩子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把孩子放在李妈妈这里我很放心,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喜欢小孩。我因为工作忙有一次忘了孩子的生日,她帮我买了蛋糕送给孩子,还拍了照片发给我,真的很感动。”在外打工的家长吴长兵说。
“孩子们一口一个‘大妈’叫着,心里放不下”
“这十几年就围着孩子转了,小孩多确实不容易带,有的孩子父母只在寒暑假回来看看孩子,有的孩子被送来时还不会走路。”李桂玲回忆说,一开始,村里有人认为她图名图利,好在日久见人心,大家逐渐都理解了她。
这几年,李桂玲年纪大了,有好几次想不干了,过过清闲日子,“但孩子们一口一个‘大妈’地叫着,我心里放不下。有个小孩子跟我说,大妈如果你也不要我的话就没人管我了。我心里一软又舍不得了。”还有个孩子刚来时头上生了好多虱子,李桂玲就给她捉虱子。“有一回,这孩子跟别的孩子闹别扭躲起来,我到处找不到,很着急,最后发现她在冰箱和墙之间的夹缝里睡着了。之后我就特别留意她,给她更多的关心,慢慢地,她的笑容多起来了,跟别的小孩也玩到一起了。”李桂玲说。
2013年,李桂玲被评为盱眙县“十佳爱心妈妈”,后来又获得全市代理家长先进个人称号,去年还被评为“盱眙好人”。“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帮到他们,只要他们过得开心,健康成长就行。”李桂玲说得朴实而坦诚,“最早带过的孩子都已经念大学了,还会跟我联系,我觉得很开心。”
李桂玲的丈夫吉厚成原是水冲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如今退休在家,和妻子一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现在,他每天都在村小放学的时候到校门口守着,“村里路好了,经常会有汽车经过,我不放心学生们的安全,也就十来分钟的事,不值一提。”吉厚成说。■融媒体记者 周熔熔 左文东姜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