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引进产业鼓起“钱袋子”就地就业迈向“好日子”
2021-04-15 22:34: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曾经无资金、无资源、无资产的“三无”村——洪泽区岔河镇韦集村,近年来,将土地流转同招商引资相结合,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2019年,全村集体收入130余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

韦集村地处岔河镇西南角,与朱坝袁集、万集郭贝庄相邻,交通闭塞,全村总面积5450亩,人口2399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52户120人。村集体资源匮乏、经济薄弱,一度是省定经济低收入村。

近年来,韦集村引进淮安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蔬菜大棚300亩,流转土地3000亩引来稻蟹混养大户发展稻蟹共作,还与华斯达签订100亩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协议,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服务费10万元,解决300余人就业。

淮安成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成东说,一期承包了200亩,整体的经济效益都非常好,村里的服务很到位,现又增加了100亩的大棚,已建设完成。“以前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费是每亩800元左右,现在以每亩1000元流转给我们,可带动200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谢城东说。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吉秀兰说,“此前和老伴两人在家务农,每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现在到蔬菜大棚做零工,每天50块钱,家里十几亩土地也流转出去了,一亩地一千元,小日子越过越好了。”

为招引更多优质的产业入驻,韦集村“两委”积极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村集体总投入40万元,把田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两侧路灯、绿化带同步完善,实现田间面貌大转变。

周春勇是稻蟹混养大户,去年流转3000亩土地,用来稻蟹混养。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用工100多人。周春勇说,来韦集村投资,主要是看中这里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适宜螃蟹生长,同时,村“两委”积极帮扶,给予很多政策支持。“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方便我们运输螃蟹,替我们省下大量时间和金钱。”周春勇说。

下一步,村“两委”将做好现有项目的帮办工作,促进更多项目在韦集村落地生根,进一步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标签:土地;两委;农业科技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