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021-02-26 09:07: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昨日,淮安市区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自制灯笼、舞龙、舞狮,喜迎元宵佳节。幼儿园让孩子们通过参与、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风俗。■融媒体记者 王昊 通讯员 孙海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中,古代元宵佳节盛况被描述到极致。时至今日,元宵节依然保持着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传统习俗,而淮安人在因承传统的同时,也丰富和更新着元宵节的内容。

清淮路社区老人王金全:

十里长街家家张灯结彩,像天上的星河

80岁的王金全老人是清江浦区长东街道清淮路社区的居民,老人出生在清江浦区境内的“十里长街”。“十里长街是指从现在的水渡广场附近到清河路附近,因为长度正好在十华里左右,故名十里长街。”王老说。

70年前的元宵节时十里长街上的花灯,是王金全心中不灭的“星星”。

“十里长街是当时最繁华的一条街。”王金全回忆道,长街两边多为青瓦老式平房,街两侧各类商业店铺、小吃、粮行、南北杂货店有200多家。“各式面馆、馄饨店、包子铺、饼店应有尽有,还有卖牛、羊肉等各式卤菜的。”王金全称,十里长街上的手艺人并不都是淮安本地人,因为当时繁华的运河航运的缘故,这里汇集了不少外地的买卖人。

每年过年的时候,十里长街是最热闹的,很多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置办年货。而十里长街的住户们把街道装扮得繁华又喜庆,特别是元宵节时,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悬挂着花灯。据王金全回忆,十里长街上的花灯都是居民们自己手扎的,用的是竹篾和纸,照明工具则是蜡烛。王老说,居民常扎的有传统的荷花灯、兔子灯或是灯笼。70年前的十里长街还没有路灯,但是元宵节的晚上却是灯光璀璨。远远望去,长街上灯光点点,像是天上那亮晶晶的银河。

当时的王金全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却已经对传统纸扎很是感兴趣。“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只要我看过的,我就能用笔把它们画下来。”因为会画,所以王金全心里有思路有蓝图,任何纸扎他只要看过,就能依葫芦画瓢地做出来。而他当时最拿手的则是扎五角星灯。

从几年前开始,王金全就开始精心动手制作一个“大手笔”,如今,他的两条32米的纸扎长龙已经完工,“这舞龙纸扎也是应社区和居民的要求完成的,希望能在元宵节那天舞动起来,龙腾云霄,庆祝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 ■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实习生 姜雅婷

化工新村社区老党员毛凤岭:

每逢元宵节,都给孩子们做花灯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化工新村社区,老党员毛凤岭正在活动室制作元宵花灯。

“拗竹篾、扎钢丝、剪纸、糊纸……做花灯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却不容易。”毛凤岭一边裁剪一边向记者介绍,他做花灯的原料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一些废旧材料。骨架是扎灯的关键,所使用的竹签有的是糖葫芦棍儿,有的是用废旧木料砍削加工而成。动物骨架由竹篾、竹签组合组成,形成的圆圈有大有小,配合好才能有好造型。同时,花灯还要考虑透光性,让各色纸恰到好处糊在骨架上,透光时的造型才好看。为了让花灯能“动”起来,毛风岭还在每个生肖纸灯下安装了用纸杯制作的滑轮,并在动物身上安装了牵引线。在造型上,毛风岭更是用尽心思。以前都是以兔子灯为主,现在他根据每年的生肖,设计出不少新式样。“今年是牛年,我不仅设计了传统的老黄牛造型,还把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奶牛卡通元素加了进来。”毛风岭说。

谈到为什么会掌握这门手艺,老人陷入了回忆。80岁高龄的毛风岭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年轻时候就是个扎花灯的好手。“冬月选材,腊月做框,二十四送灶上街卖灯。”手艺传到他父亲这一代,家里的孩子忙完农活都跟着老爹学手艺。刚开始学扎灯很辛苦,用篾刀削篾条时,一不小心竹丝就会刺进手中,鲜血直流,得学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基本掌握要领。煮浆糊也有技巧,要将原材料按比例调配好,才能有足够黏力,纸粘上去才不会发霉也不发黑。

如今,毛风岭把这一传统手艺与社区的孩子们一起分享。化工新村社区书记黄海虹告诉记者,毛凤岭每逢元宵佳节都会给孩子们做花灯,在制作中和孩子们一起共度传统佳节,还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们传授了传统文化。

■融媒体记者 胡适之

北门社区老人张崇善:

记忆中,元宵节的汤圆是多彩的

家住清江浦区北门社区的张崇善是个地地道道的淮安人,每年元宵节,他都会自己做些汤圆留着和家人分享。“元宵节吃汤圆,寓意着新的一年圆圆满满。甜甜的汤圆在我小时候是很难得的美味。而且,我记忆中的汤圆还拥有好几种颜色。”今年77岁的张崇善说,在他小的时候,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母亲做的汤圆是没有馅料的。那时候的汤圆被称为“汤圆子”,用玉米和高粱两种食物磨碎成粉后,搓成圆子做成汤圆,玉米做成的汤圆是淡黄色,高粱做成的汤圆是红色。虽然没有糯米汤圆那么好吃,却是当时元宵节里不可多得的美味。

张崇善称,他是在1958年之后才在元宵节里吃到糯米汤圆。每年春节晒糯米粉备年货是家里的重要日子。“将粮票兑换来的糯米泡水直到糯米变酥,然后磨细,再晒干。”回忆起晒糯米粉的过程,张崇善感慨晒出好的糯米粉是个技术活。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母亲终于开始给我们做有馅的汤圆。用猪油拌上白糖和芝麻,再包进和好的糯米面做成汤圆,每个汤圆像鸡蛋一样大。煮好以后咬上一口,喷香的馅料流出来,甜甜蜜蜜好吃到难以形容。”张崇善说,那时全家共八口人,元宵节每人可以吃到两只包满馅料的汤圆,其他汤圆仍是实心无馅。吃完馅料饱满的汤圆,一家人再去东、西大街看看花灯、踩高跷和玩花船等节庆活动,整个元宵节过得幸福美满。

■融媒体记者 张金宇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