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赵德刚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在房地产案件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维护诚实守信、保护交易安全为着眼点,以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矛盾化解为着力点,以实现利益平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突破点,以“五个坚持”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坚持维护合法权益与平衡各方利益相协调。全市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始终秉持平等保护原则,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也倾力维护房地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既注重维护个体购房户、广大业主等的合理诉求,保护基本居住权,也注意保护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的正当利益,切实找准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和平衡点。
坚持严格裁判尺度与树立司法导向相衔接。市中院加强对下级法院的业务指导,统一两级法院审理同类型案件的裁判尺度。针对房地产案件审理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和新类型案件,进行要素式梳理,及时展开跟踪调研,定期开展业务讨论,分析研究对策,把符合审判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的审判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适时发布房地产案件审判典型案例,广泛宣传诚信经营、平等保护的裁判理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合理维权的良好氛围。
坚持严惩失信违约与规范行业行为相兼顾。全市法院在案件审理中,旗帜鲜明维护诚信交易行为,加大对恶意违约行为制裁力度。对因房价上涨而恶意违约的,在认定合同有效的同时,原则上判令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对因客观原因无法履约的,判令其赔偿守约方因房价上涨造成的损失,让违约者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严格规制一房多卖、重复抵押、虚假按揭等违法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防止当事人从违法违约行为中获益,强化当事人的诚信守约意识,避免司法裁判成为当事人违反诚信、避险获利的“挡箭牌”。
坚持促进矛盾化解与保护交易安全相统一。积极推行诉前调解,全市各法院均设立诉前调解中心,特聘调解员和资深法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不能到庭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事先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利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主动到其住所地、公司或小区上门调解。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对于标的小、争议少的商品房买卖、租赁纠纷,全市法院大力推广速裁程序,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及时保障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推进司法公开与保障交易公平相融合。扎实开展“千名代表评庭审”活动,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审判工作,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增强审判的公信力。在“请进来”的同时坚持“走出去”,注重发挥法院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公开审判信息、裁判文书、规范性文件以及审判指导意见,让当事人“赢得清楚,输得明白”。针对案件多发的楼盘,主动将审判活动延伸到有关小区,并邀请小区所在地街道办工作人员现场见证,力求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