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但由于一些家长、儿童安全意识的淡薄,暑假也成了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被卡事故较多。8月18日,记者从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暑假里,萌娃们的花式“打卡”一次次刷新消防救援人员的认知。儿童安全无小事,暑期安全尤其需要重视。家长要时刻保持警醒,平时多加注意,以防因一时的小疏忽酿成大事故。
萌娃们的花式“打卡”
据消防救援人员介绍,7月26日下午,涟水县某小区一住户家中,一名男孩在家玩球时,球不小心滚落到正在运行的跑步机下面。男孩在伸手捡球过程中,右手手臂不慎被卷入跑步机履带中,无法动弹。消防救援人员使用撬棒扩大跑步机履带部位的空隙。经过十分钟的努力,男孩手臂被成功救出,所幸并无大碍。
8月5日晚上,涟水县涟城镇一名女子骑车带着儿子去面馆吃饭。妈妈将电动车停稳后,男孩便下车往店里走去。谁知车正好停在排烟孔旁边,男孩一脚就踩进了排烟孔里,动弹不得。消防救援人员用液压扩张器对排烟孔的铁架进行扩张破拆,男孩的左腿被顺利解救出来。
8月15日17时06分,一名男童在淮阴区城中花园附近一门面内的桌子上玩时,右脚踩进了桌子中间的缝隙里。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扩张工具将缝隙扩大,几分钟后,小男孩安全抽出右脚。
注意这些热门“卡口”
对于无“孔”不入的熊孩子,“祸”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暗藏在“隐秘的角落”。淮安消防救援部门总结了几个儿童被卡的热门点:
门缝:家里的木门、防盗门,酒店、广场等公共场合的玻璃门、旋转门,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
椅凳:主要是指那些有空洞或栅栏的铁质木质凳、椅,小孩若是手指伸进去拔不出来,不仅带来疼痛,还对手指造成伤害。
栏杆:长条状的铁质栅栏,往往会给调皮的小孩带来麻烦,有的将手臂伸进去,或者脚踩下去,甚至把头伸进去,被卡住后非常危险。
健身器材:公共健身器材大小不一,不是每一种器材都适合所有人,所以有些熊孩子乱玩就被卡住了。
儿童玩具:家长应选购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玩具,孩子在玩耍时,家长也应细心看护。
机械设备:千万不能让小朋友触摸到各类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位,以免发生危险。
电动自行车:骑行时后座带孩子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不留神,孩子可能会被车后轮卡住。
自动扶梯:别让孩子单独乘坐,脚不要顶着边缘,穿有洞的凉鞋、拖鞋等鞋类搭乘扶梯比较危险,要特别注意。
孩子被卡,如何应对?
如果不幸遇到儿童被卡事故,该如何处理呢?消防救援人员提醒,儿童被卡时往往容易害怕,慌乱下的挣扎会导致被卡部位卡得更紧,若被卡时间过长,甚至会导致被卡部位充血坏死。所以,在被卡事故发生后,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防止孩子窒息。如果孩子身体悬空,一定要立即托起孩子身体,以免压迫呼吸道。安抚孩子情绪,不要让孩子乱动,以免越卡越紧;二要观察孩子被卡情况,若有合适角度,可以试着及时自救。如果往外“拔”不出来,不如鼓励孩子试着将身体钻过去;三是不要贸然采取“破坏解救法”。孩子被卡时,强行拖拽或破拆,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应及时报警求助。■融媒体记者 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