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吴卫东:三个数字展现硬核担当
2020-05-07 09:55: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3月9日,一批刚刚入境的医疗物资在南京接受清点。这批物资包括一次性口罩1200个、一级防护眼镜48副、N95口罩700个,由加拿大爱心慈善基金会向江苏省中医院捐赠,这是该基金会自1月24日以来的第12次捐赠。“物资不算多,都是海外华侨四处奔走收集的,希望能为国内抗疫尽一点力。”吴卫东说。

淮安籍海外华侨吴卫东的头衔很多,包括加拿大爱心慈善基金会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加拿大江苏同乡总会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还有国际掼蛋联盟联席主席。但他认为这些都不能反映出真实的自己,“如果要做个自我介绍,我觉得用三个数字就足够了——96小时、100元、2副牌。”

与疫情竞速

“96个小时”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蔓延,牵动着无数海外游子的心。吴卫东是对国内援助最早,也是组织开展援助行动最为活跃的海外侨胞之一。时隔数月,谈起这段抗疫历程,吴卫东对大年初一生死竞速的96个小时依然记忆深刻。

“大年初一,我向旅加华侨华人发出募资倡议,不到24小时就募集近20万元人民币,用来购买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等医疗用品,准备送至国内……”吴卫东回忆说,当时,他通过微信群以及加拿大媒体动员,旅加侨胞踊跃捐款捐物。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吴卫东紧急联系了湖北两家受赠医院,并安排一些厂家加急生产防疫物资。通过积极协调,第一批600箱18000瓶医用消毒液迅速发出。随后两天,吴卫东将加拿大爱心慈善基金会成员化整为零,跑遍多伦多周边城市,抢购抗疫紧缺的医用口罩。第四天,吴卫东等人用国际快递发运了第二批防疫物资,共11000个医用口罩,此时的他们已初步建立了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的组织网络。

“96个小时,我们号召8家社会组织,把防疫物资送到湖北荆州、洪湖和江苏淮安、扬州、无锡等地的11家医院,累计捐款200人次,总金额超60万元。”吴卫东表示,为国内和家乡抗疫一线捐资捐物是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也是海外华侨的一片心意。今后,他们仍然会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形势,竭尽所能为家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倡慈善捐赠

“100元”

“对社会、对国家贡献多少,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这是加拿大爱心慈善基金会的信条,更是吴卫东展示华人担当、践行慈善事业不变的初心。

2017年,吴卫东在一次聚会上提出想帮扶国内一些困难儿童的愿望,得到在场朋友的一致赞同。当年11月,他们便开始资助第一位困难儿童。第一次众筹做慈善的吴卫东,拒绝了老乡们几千甚至几万元的捐款,只向每人收取100元。“我们做慈善,不是‘拍脑门’决定的,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而是要细水长流、坚持到底,以无数个‘100元’,资助孩子们逐渐自食其力。”吴卫东解释道。

吴卫东在当地侨界不算巨富,但为了持续推进慈善事业,他于2018年2月在加拿大联邦注册成立了加拿大爱心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于2019年2月被加拿大政府批准发放慈善号,是目前唯一被批准拥有慈善号的大陆移民成立的慈善组织。此后,吴卫东和他的慈善基金会积极搜集困难儿童线索,广泛传播爱的种子,累计援助11位困难儿童。根据受助孩子实际需求进行核算,慈善基金会为每个孩子提供每月300元的生活费、每学期2600元的补课费、每年3000元的特长培训费,一直持续10-15年时间。成绩突出的孩子,可以受资助到加拿大留学。

打出国际朋友圈的

“2副牌”

如果说组织抗疫和从事慈善是因为吴卫东作为海外侨领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那么以掼蛋为媒介,推动华人社区逐步走向世界,便是源于他高度的身份认同。

初到加拿大的几年,吴卫东深切感受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不易。一次聚会中,他亲眼目睹几位女士因为不适应而抱头痛哭。“看到她们流泪,我深刻感受到,海外华侨华人迫切需要唤醒身份认同。”吴卫东认为,故乡淮安是掼蛋文化的发源地,掼蛋上手容易,群众基础又好,以此作为媒介最合适不过。

于是,他注册了加拿大掼蛋俱乐部,精心策划各类活动。侨商、侨胞们对掼蛋运动表现出极高的热忱。据此,还衍生出钓鱼小组、徒步小组、投资小组等,团结了很多海外华侨华人。随后,吴卫东成立了协会,创办了掼蛋会所,还办起城际联赛,每年有近百场大大小小的活动。吴卫东的团队也由原来的30多人,发展壮大到了1000多人,成为加拿大规模最大、最活跃的社团之一。

以家乡文化为媒介,吴卫东广泛建立在加拿大的华侨华人朋友圈,联系其他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外国友人,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积极宣传江苏和淮安的优秀传统特色文化,提升了江苏和淮安在海外的知名度。■融媒体记者 朱昭卓

标签:吴卫;加拿大;慈善基金会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